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深度報導獎

廖家慧|特約記者報導
文字類深度報導由《報導者》〈病床邊的照護危機:一年660億住院看護需求,誰來把關? 〉系列報導獲得獎項。
本報導關注醫院照護員的問題進行全台醫學中心看護大調查,揭露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將看護工作外包,回饋金也在數百萬間。醫院看護經濟規模每年大約661億,如此龐大的陪病經濟卻是醫療體系中無人把關的巨大黑洞。看護品質收費標準不一,不僅是病家沉重的負擔,照服員也淪為非典型的就業邊緣人。
本作品不僅探究問題、剖析問題,還報導衛福部試驗推動的照護員共聘制度,讓人在沉重的心情中看到曙光,也看到了外國制度的借鏡,採訪規劃周到。
得獎代表葉瑜娟感謝眾多小額捐款的支持者,讓報導者可以走這麼久,今年已經第四年,而報導者也不負眾望,連續四年獲得卓越新聞獎。
葉瑜娟指出,看護工有很大一部分是承攬、派遣,前陣子討論非常熱烈的外送員事件也是與承攬和雇傭有關,希望大家能關注這個議題。
此外,由於葉瑜娟本身是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公會的理事,呼籲大家在記者魂迸發的同時,也能注意自己的勞工條件,多加入公會,給工會支持。
得獎作品 | 得獎者 | 所屬單位 |
「病床邊的照護危機:一年 660 億住院 看護需求,誰來把關?」系列報導 |
葉瑜娟、陳麗婷、楊惠君、 曾原信、張詩芸、陳思樺、 陳貞樺、黃禹禛、余崇任 |
報導者 |
作品簡介 | ||
關注醫院照服員(看護)問題,進行「全台醫學中心看護大調查」,揭露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將看護工作外包,每年招標合約金額高達數千萬,回饋金也在數百萬間,以國人全年住院人數近200萬人,估計醫院看護經濟規模年約661億。如此龐大的陪病經濟,卻是醫療體系中無人把關的巨大黑洞,看護品質及收費標準不一,不僅是病家沉重的負擔,照服員也淪為非典型就業的邊緣人。最後,報導也提出「全責照護」作為改革方向。 | ||
得獎理由 |
||
《報導者》團隊深入探究這個大家都會關心的議題,一年六百六十億元的看護需求實則是個大黑洞。但本作品不僅探究問題、剖析問題,還報導了衛福部試驗推動的照護員共聘制度,讓人在沉重的心情中看到曙光,也有外國的制度供借鏡,採訪規劃周到。 |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97 件)
入選作品 | 入選者 | 所屬單位 |
《鋤不動的鑽石田 – 全台農地大浩劫》 | 何柏均、陳偉周、陳鼎仁、 林奐成、吳宜靜、王士銓、 薛合淇、胡祖維、耿詩婷、 侯良儒 |
蘋果日報 |
高雄氣爆5周年-地底危機 | 尹俞歡、楊海蘭、鄭力瑋 | 風傳媒 |
輿論戰爭@台灣 | 林倖妃、伍芬婕、林佳賢、 辜樹仁、邱學慈、曹凱婷 |
天下雜誌 |
中美貿易戰系列報導 | 辜樹仁、鍾張涵、黃亦筠、 陳良榕、陳顥仁 |
天下雜誌 |
不得已的鬥士 | 吳承紘、高嘉宏、褚勵穎、 朱正元、程兆芸、楊士範 |
關鍵評論網 |
解鎖台鐵誤點之謎 | 吳姿賢、蔡惠萍、侯俐安、 楊凱竣、王彥鈞、顏凱勗、 侯永全 |
聯合報 |
「太魯閣、普悠瑪誤東部10年」系列報導 | 嚴文廷、林雨佑、陳麗婷、 楊惠君、蘇威銘、黃禹禛、 吳政達、余崇任、方泰鈞 |
報導者 |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