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即時新聞獎

陳 睨|特約記者報導
報導者團隊的嚴文廷、陳麗婷、吳逸驊、 黃禹禛以《普悠瑪 18 死事故即時報導》在眾多優秀的即時性作品裡脫穎而出,拿下此項大獎。
在數位匯流的時代裡,新聞露出非常快,因此正確度和報導性等新聞價值的兼具就變得非常困難但分外重要,在《普悠瑪 18 死事故即時報導》裡就可以看到兼具了即時性、卻不失整理盤點關鍵問題、查證資訊正確性的堅持。
由於團隊成員現在多半投身在香港反送中報導或是各自的調查專案中,代替團隊來領獎的是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她表示:「報導者過去都是做深度調查,但這一年我們開始嘗試平衡即時新聞和深度報導的議題,因為報導者理解讀者應該也會很希望他們能夠在報導者看到除了深度,更多即時性的新聞。」在這樣的理念下,報導者也嘗試投入難度最高的即時新聞中,在短短的時間內除了單純看見普悠瑪事故之外,也看見了台鐵內部系統多年積弊的狀況、更凸顯了東部醫療資源長年匱乏的問題。
同樣也是即時新聞,李雪莉講話鋒轉向近期多數人極為關心的香港議題,她坦言報導者團隊在這個議題上面臨了極度的挑戰,十人的團隊,已經不眠不休的追蹤香港反送中的議題五個月了,沒有一天假日,沒有一天敢鬆懈。常常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就要確保記者擁有足夠的認知和正確的背景知識能夠進入到現場,帶回最即時的畫面與訊息,甚至曾經必須半夜聯絡律師,好讓記者沒有被捕的後顧之憂才能深入採訪,或是協助寫手化名以避免後續的政治追查。
李雪莉引用一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越戰紀念區石碑上非常有名的格言,「Freedom is not Free」來總結這一連串的辛苦,不僅是為香港祈福,更是對未來台灣的期勉,她認為:「現在我們的挑戰是在新聞氾濫的情況下,要怎麼回去作為新聞最本質的真實報導。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好記者非常不容易,大家繼續努力,同業朋友我們都在可以彼此療傷,為香港加油!」

得獎作品 | 得獎者 | 所屬單位 |
普悠瑪18死事故即時報導 | 嚴文廷、陳麗婷、吳逸驊、黃禹禛 | 報導者 |
作品簡介 | ||
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意外發生後24小時內完成此一即時報導,內容包含取得台鐵內部通報簡訊,追查出關鍵53分鐘,比對司機員求援項目,訪談台鐵內部與鐵道與交通專家,逐一整理、盤點出關鍵問題。報導也即時訪問到台鐵員工,透露內部系統性積弊情狀,並清點東部醫療資源網,凸顯長年未改善的偏鄉緊急醫療的問題。 | ||
得獎理由 |
||
在事故後隔天即報導關鍵線索,顯示普悠瑪出發不久後即有簡訊警示,司機員也回報列車異常,即時挑戰了台鐵說法。也專訪到普悠瑪司機指出開到問題車是常態,揭露台鐵秘辛;並探討若事故發生在花東,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整篇報導即時且全面,促使台鐵與政府檢討各環節。 |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34 件)
入選作品 | 入選者 | 所屬單位 |
九合一選舉互動專題 | 林倖妃、伍芬婕、林怡廷、 田孟心、林佳賢、洪家寧、 吳廷勻、賴品潔 |
天下雜誌 |
「香港反送中運動紀實:強權與反撲. 絕望與希望」系列報導 |
李雪莉、余志偉、蘇威銘、 吳逸驊、陳朗熹、路 嶼、 徐覓飛、曹馥年、何桂藍、 張詩芸 |
報導者 |
蛋荒真相!國內首次種雞場疫苗出包, 百萬雞隻暴斃,防檢局全無掌握 |
林珮君、蔡佳珊 | 上下游 新聞市集 |
普悠瑪翻車事件通聯紀錄獨家揭密 | 侯俐安、蔡惠萍、吳姿賢 | 聯合報 |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