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目的

(一)促進媒體專業及媒體素養教育。讀者對象包括新聞工作者、社會大眾、中小學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教人員等,教育大眾認識、解讀、運用媒體。

(二)提供媒體專業人員專業成長所需知識、媒體環境分析、專業角色探討。

(三)作為中小學教師教學支援系統,提供實施融入式媒體素養教育所需的即時參考資料及教學計畫大綱。

(四)支援第一線參與教師實施「報紙當教材」(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及媒體素養教學所需的及時教學素材或教案,每週一次,解決教師實施媒體素養教學時,文獻或教材不足的困難。

內容方向

(1)專業論文摘要,推廣媒體知識普及:
  
  傳播媒體的本質和運作邏輯,有一定的規律存在。大學裡的大眾傳播學系、新聞學系,研究的就是這些規律。這些規律也會隨著時代、科技、社會條件的轉變而轉變。但是這些專業論文的語彙對一般人而言過於艱澀,阻礙了媒體專業知識的傳播。所以,我們聘請新聞研究所的研究生,以通俗的語言進行專業論文摘要。並邀請各大專院校傳播系所老師擔任本報編輯委員(委員名單另列),增進本報專業。

(2)摘譯國外重要媒體專業雜誌文章,掌握國際最新媒體產業動態:
      
  除了新聞報導內容,瞭解媒體產業動態也是認識媒體重要的一環。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院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或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等,皆會定期發表最新傳媒動態,本電子報將重點摘譯重要資訊。

(3)促進新聞工作者、學界及嬝奶H的良性互動:
      
  一直以來,學界、新聞工作者及嬝奶H之間就像單向的產業鏈:學界教育出新聞工作者產出新聞報導給嬝左怴A但是學界的理念在遇到激烈的媒體競爭即被煽色腥擊潰,而嬝奶H也只能單向地接受新聞工作者產製
的似是而非的劣質新聞。我們希望媒體工作者出了校園之後,仍能繼續吸收專業知識,提升新聞品質。另外,透過媒體素養教育的實施,讓嬝奶H具備更多專業知識來檢視新聞報導,以消費者的力量來促成新聞的專業化。

(4)簡明立即可用的教案:

  為方便中小學老師於課堂上運用施教,本會教案小組所撰寫的教案,皆標明教案所適用的學級、課程、教科書版本等,並條列教學重點。中小學老師一收到電子報即可點勳衩蛂A於課堂前瀏覽參考鴃B列印,即可在課堂上教學。

(5)使用「創用CC」授權條款:
  
  為讓電子報的資料可以廣為流傳、共享智慧成果,本報資料採用「創用CC」授權條款(creative commons),利用人只要遵守授權條款使用著作,就不必擔心違反著作權法,讓中小學教師能安心使用本報教案等資料。

(6)網際網路應用:
  
  以「E-Journalism卓越新聞網」(96年度研考會「營活獎」補助設立)為基礎,結合卓越新聞獎官方網站,發行電子報,輔以RSS訂儘t統並建立各項內容之資料庫,便於查詢。

(7)校園推廣:

  未來將尋求與教育部、各縣市教育局等單位合作,將本報之「媒體素養教案」放置在教學資源共用平台,讓各中小學教師皆可取得使用。

電子報架構

媒體專業知識方面表列

媒體素養教育知識方面表列

工作團隊組織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