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發表二月份觀察報告,指出值今年底五都選舉,因有政務官投入參選及內閣人事異動,幾使「點將」和「報派」的人事烏龍新聞重演,像二月間主要報紙的報導錯誤率便達五成以上(參見附錄),大多是查證不足,未能掌握正確消息來源,或只憑常理和傳聞臆測推斷,缺乏公信力,更有違新聞專業原則。

隨著五都選戰的接近,府院黨高層人事勢必連帶調整,媒體必須嚴肅處理類此的人事新聞,勿再蹈去年9月覆轍,遭到社會嚴厲批評。去年主要報紙在9月的36則錯誤報導中,有29則為內閣人事烏龍新聞,錯誤率高達八成左右(請參見附錄)。這類烏龍新聞,大多採匿名方式,譬如“據悉、據透露、據了解”、“接近決策核心的人士表示”、“一位重量級人士說”等虛實難辨的消息來源,不僅造成當事人困擾,且誤導公眾,使許多人將錯誤訊息當真。類此幾近「猜謎」、「有聞必錄」式報導,違背了新聞專業原則和規範,不僅戕害媒體公信力,亦是不負責任的作為。像今年二月份的21則烏龍新聞中(扣除更正、置入、中國廣告),就有10則錯誤,像朱敬一接副閣揆、外交部長換人等,還有五都選舉的「點將」,形同「亂點鴛鴦譜」(像點名盛治仁、戴謙參選大高雄、大台南),並未經朝野政黨證實,又如將蘇貞昌和朱立倫捉對廝殺等,復易使媒體淪為政黨操弄的工具,實不足取,因為新聞工作者除須有詮釋及發掘真相的能力,提供真實、可靠的正確報導,更需對閱聽大眾負責。

新防會並統計評比,二月份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評比(如附錄),依序為:中國時報20則(含更正3則、置入5則、中國5則)、蘋果日報11則(含更正9則)、聯合報7則(含置入2則)、聯合晚報6則及自由時報1則;合計47則,刊登「更正」者12則(請參見附表)。

二月份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的示意圖和照片,依序為:蘋果日報14則(含自殺7則)、聯合報6則(含自殺5則)、自由時報6則(含自殺3則)、中國時報4則(含自殺2則)、聯合晚報則無。合計30則(含自殺17則)。

新防會這項觀察報告,是以五家主要報紙包括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聯合晚報,比較其新聞處理,大致以有無檢具消息來源、是否落實新聞查證、實質平衡報導與否、新聞編寫是否公正客觀真實,及有無善盡媒介責任,包括新聞倫理道德規範在內為觀察標尺。

由於去年全年,各主要報紙處理自殺新聞不夠慎重,統計就高達140則(屬明顯違反世界衛生組織規範者,至於不計其數的自殺案例,並未計算在內,今年元月份為23則,二月份17則),顯已產生社會負面效應。例如,今年元月台北縣發生一家四口燒炭自殺悲劇,以及台北市10天發生兩起男女警員舉槍自殺事件,都是震驚社會的悲劇事件;而二月份春節前,發生一起北縣一名男子積欠房租攜子燒炭自殺,另一在花蓮的單親父親亦攜二子燒炭自殺,尚有一家三口跳安平港自殺慘劇等,不一而足。換言之,媒體在編寫建構自殺的圖像時,亦影響社會大眾腦海中對這些負面事物的圖像,且有感染循環的現象(像燒炭自殺即是例證);如今自殺已列入「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內,官方統計高達4、5千人以上,值得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媒體須以同理心遵守國際規範處理,主動檢討改進,以負起社會責任。

各主要報紙二月份在刊登政府置入性廣告與中國廣告方面,仍以中國時報居多10則(置入5則、中國5則),聯合報置入2則(請參見附錄)。元月份在刊登政府置入性廣告與中國廣告方面,中國時報居首(置入5則、中國2則),聯合晚報則刊中國廣告2則。至於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聯合報則無。其他報紙則無,顯有進步。中國廣告部分,截至目前政府尚未允准開放。據兩岸條例第89條規定,違反相關規定者,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在2009年5月至12月刊登置入性廣告的主要報紙,將近數百則以上,大多未能遵守相關新聞專業規範(含未經核准的中國廣告),不僅多報同時刊載,且以歌功頌德為主。譬如為配合選舉,11、12月光是宜蘭縣政府置入新聞的廣告便高達20則以上(餘如「專輯」或座談會未計在內,12月就達46則),易使「廣告」(文宣)和新聞報導混淆不清(至於刊登不同部會的「座談會」專輯,摻和政府文宣者不計其數),並導致偽假新聞充斥,顯已有「廣告新聞化」趨勢。類此的官方「補助」,既無法真正解決報紙營運問題,更無助於新聞品質的提升;足見報業仍須發揮自律精神,以爭取社會信任維護大眾知的權利。

媒體工作者永遠要堅守新聞專業自主權,亦要加強自律,才能發揮正向的影響力。而在提升媒體品質素,強化新聞倫理規範外,猶須在滿足社會「知的權利」與落實社會責任的槓桿中求得平衡點。同時,媒體更要有勇於認錯和敬業的精神,本諸誠信的態度,始能維繫新聞事業的核心價值,才能贏得社會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