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齡教授建言 三方向期許匯流發展
媒體匯流議題近日在台灣發酵,除了眾所矚目的旺中跨媒體併購案,肩負通傳監理大任的NCC 委員也產生四位新人選。面對資通訊產業環境的劇變,我國傳播政策與法規該如何因應?匯流政策研究室專訪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陳百齡教授,既談台灣的傳播議題,也在結構、內容與人才等三方面對當局提出建言。
匯流政策研究室滿周年 記者談匯流
七月論壇邀請主跑匯流相關新聞的記者們發表看法,上排左一依序為中時林上祚、聯合報彭慧明,中間為主持人李大嵩教授,右一則為自由時報劉力仁。下排左一依序為新頭殼林靖堂、中央社徐卉、Taipei Times 洗立華、壹電視陳良任副主任及右一為蘋果日報徐毓莉。
匯新書介紹─《NCC 與媒介政策:公共利益、規管哲學與實務》永無止境的追尋◎彭芸
媒介,不論是傳統的媒介,或新媒介,沒有「公共利益」的意涵,純然只是想發表,人類文明不會走到現在。有人就有發表,從壁畫、羊皮、竹版上的發表,從移不動到流通,文明乃因此建立。經過古騰堡、工業革命造就了大眾傳播的紀元,重點在流通,大量的流通、快捷的流通,人類因此享受了資訊、有了普及、流行的娛樂。接著傳播科技演進,資訊更快捷、娛樂更精彩,從印刷到電子,從聲音到影像,媒介於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聚合,匯流世紀於是就在你我的生活中。
實在年代二-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
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蔡穎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實在年代二-服務經濟轉型系列講座」,於7 月22 日討論「建構資訊、流通、文創服務業平台」。該論壇講者群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業界有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博理基金會執行長陳浩參加,學界則有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史欽泰出席,至於官方代表,則是政府不久前從Google 挖角過來的政務委員張善政。
台灣匯流新聞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