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研究員賴慧玲

二、教學時數:80分鐘—-120分鐘

三、結合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自然六下,第一單元「簡單機械」,第一課「幫我們做事的工具」
翰林版國小自然六上,第二單元「簡單機械」,第一課「簡單機械的組合」
(備註:本教案與課本內容無直接關係,可作為補充教材利用)

五、對應能力指標:

4-3-2-4認識國內、外的科技發明與創新。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六、主題:捨不得買相機?火柴盒自製相機(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TVBS更新日期:2009/01/05 22:47 溫元樸

  新的一年景氣會怎麼變化,現在還很難預料,為了把現金留在身邊,越來越多人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像是消費性電子產品,最近買氣越來越差,如果你捨不得買相機,有沒有可能DIY自己製造一台陽春相機呢?答案是有可能的,藝術家要教您如何用火柴盒與膠卷,DIY自製照相機。

  在烏克蘭基輔舉行的攝影展中,最出風頭的就是他,立陶宛藝術家「崔馬卡斯」(Gintaras Trimakas),因為他用的不是數位相機,不是單眼相機,而是火柴盒相機。藝術家崔馬卡斯:「用火柴盒相機拍的照片,絕對比看起來更有深度,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解讀。」
一台不到新台幣1百元的相機,聽起來很誘人,要怎麼做呢?先拿一個火柴盒,畫出想要的鏡頭形狀,用刀片裁下來,貼上優格包裝的錫箔紙,再用膠帶黏上膠卷,只要幾分鐘,火柴盒相機就大功告成。崔馬卡斯:「每個人都可以用火柴盒與膠卷組成一台相機,當然它的壽命不長,但是你可以捕捉到更多東西。」

  帶著這台相機上街試用,美麗的耶誕樹,呈現不一樣的風味,雖然轉膠卷只能用木棒,不過路人看到這台相機,都覺得很新鮮。遊客珍迪米娜:「這真的很有意思,看到有人用一些小東西組成一台相機。」

  回到暗房驗收成果,修剪膠卷之後沖洗照片,可以發現用耶誕樹形狀的鏡頭拍耶誕樹,結果出現了疊影效果。崔馬卡斯:「我知道我在拍什麼,卻得到沖洗的最後一分鐘,才知道拍出來會是什麼感覺,這些意外讓我很開心,它們都是無法預料的照片。」
只花一般相機幾十分之一的預算,卻拍出最與眾不同的藝術感,在不景氣的時代,成了省錢一族的新選擇。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各組學生自備一卷底片及數個火柴盒
2.教師準備數位相機及傳統相機(使用底片)各一台
2.教師在課前先試行製作一次,製作方法可參考報導內容或以下:台灣針孔攝影聯盟部落格–火柴盒相機製作方法
台灣針孔攝影聯盟部落格–火柴盒相機裝片與拍攝

課堂活動:

1.請學生發表使用相機的經驗,想想看照相有哪些共同的步驟(關鍵字)?如:

   -打開鏡頭
 
  -對準目標
 
  -調整焦距
 
  -角度、構圖、距離(拍攝三元素,教師可說明基本原則)
 
  -角度: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觀感,例如:
 
  仰角鏡頭:引發敬畏崇高感
  俯角:由高往低拍,顯示主體的孤獨感
  齊眼鏡頭:又稱水平鏡頭
  傾斜:畫面與水平不一致,失去平衡,表達主觀不安
  側角鏡頭:側部拍攝,使構圖更有深度。
 
  -構圖:畫面人數、人物範圍與位置都可算是構圖的一環,例如

  一人景、二人景、三至五人景、團體景、群眾景;
 
  -距離:與鏡頭中的畫面人景物的距離,如:

  大特寫:比特寫更大,有誇大、暗示的企圖
  遠景:可說明主體所在情境的位置。
  中景:平實交代主體動作,是最常用的鏡頭
  大遠景:說明環境和故事地點
  特寫:專注某個部位或強調情緒
 
  -按下快門

2.討論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在使用上的差別,可詢問學生家裡有無照相機?是哪種照相機?使用及擁有權在誰身上?

  -例如爸媽是否樂意讓自己把相機帶出門?
 
  -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除了使用底片與記憶卡的差別之外,還有哪些不同?例如數位相機可立即觀看拍照結果…

3.教師教導照相成像原理,可播放動畫給學生觀看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physicstohome/optics/camera/#網路資源)

4.發下「捨不得買相機?火柴盒自製相機」新聞文本,討論:
 
  -新聞在說什麼?
 
  -有無用其他方式獲知類似的訊息?例如部落格、網路信件…等,給予你什麼不同的感覺?是專業製作?抑或是藝術賞析?

5.請同學分組(顧及底片成本,可3或4人一組),先討論製作與拍攝企畫。包括小組共同討論出想要的相機鏡頭形狀。

6.拿出準備的火柴盒及底片,開始DIY火柴盒相機

  -作自己的相機:包裝或彩繪火柴盒外貌
 
  -拍自己的鏡頭:分組進行拍攝測試,教室內外皆可

7.分享使用自製相機拍照的感想(第一堂課結束)

8.將拍攝底片送至照相館進行沖洗

9.舉辦【火柴盒相機攝影展】:請各組同學將拍攝成果展現於教室內,教師可與學生一同調整教室課桌椅位置,將空間規劃成展場。請各組同學自行擺放與布置相片。
 
  -使用拍攝的三元素來介紹自己拍攝的照片
 
  -給予其他同學觀展回饋

延伸製作:自製完火柴盒相機,也可以自製牙膏盒相機。

作法參考:

台灣針孔攝影聯盟部落格—牙膏盒相機(上)

台灣針孔攝影聯盟部落格—牙膏盒相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