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下,第三單元「世界一家」,第一課「人口問題」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下,第四單元「愛與關懷的世界」,第一課「全球性的社會問題」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下,第四單元「永續經營地球村」,第二課「全球問題大追擊」

五、對應能力指標:

1-4-4探討區域的人口問題和人口政策。
3-4-1舉例解釋個人的種種需求與人類繁衍的關係。
7-3-2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六、主題:英開發人體零件 活百歲非難事(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09/10/21 17:01

  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未來先進國家的小孩,有半數都能活過百歲,而其中關鍵,就寄託在一項所謂人體零件科技,目前英國有科學家已經取得部份成果,最快5年後,人類移植器官,就像換零件一樣簡單。

  出生才5天的費德里柯很幸運,因為在他的年代,人人長命百歲,將不再是科幻片的劇情,英國醫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宣佈投入5000萬英鎊,將近台幣26.5億,希望開發出所謂的「人體零件」,不同於以往幹細胞培育器官的做法,這項技術先取捐贈者的軟骨、瓣膜或血管,去除細胞中的組織,只留下空殼般的支架植入病患體內,利用自體再生系統,半年內就能長出新的細胞組織,填滿器官,這種「人體零件」既沒有排斥問題,也不容易老化。除了心臟瓣膜,包括關節、脊椎和循環系統的器官,也能如法炮製。

  只要更換「零件」,50歲的人也可輕鬆再活50歲,最快2015年,這種人體零件就能問世。不用等到費德里柯步入老年,或許他的父母親,就能提前體會「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的新意。(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八、教學目標:

1.瞭解人類壽命延長的醫療科技

2.思考壽命延長可能產生的問題

3.檢視目前台灣的老人生活現況

4.想像年老時希望過的生活方式

九、教學重點建議:

0.請學生先完成「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學習單。

1.閱讀新聞: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並指導運用「5W1H」預先解析新聞——

①WHO—誰是這則新聞的主角?(英國醫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宣佈投入5000萬英鎊,希望開發出「人體零件」)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最快五年後可實現構想)
④WHERE—新聞在哪裡發生?(英國)
⑤WHY—發生新聞的原因為何?(希望人人長命百歲)
⑥HOW—如何做到?(先取軟骨、瓣膜或血管,去除細胞中的組織,只留下空殼般的支架植入病患體內,利用自體再生系統,半年內就能長出新的細胞組織,填滿器官)

2.老師引導學生討論「活百歲非難事」可能造成的後果:

優點:①讓老年人擁有更好的生命品質,不會受老化與病痛所苦。
   ②老年人活得更久,就能傳承更多經驗與智慧。
   ③減少親人面對生離死別悲痛的機會。

缺點:①人口結構趨向老人化社會,青壯年的負擔更重。
   ②工作期間所準備的退休金不足,不夠花到百歲。
   ③增加社會福利制度的壓力,相關支出都會提高。
   ④人口爆炸導致資源與糧食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

3.請學生根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學習單的內容,發表所觀察到目前老年人的生活:

①家中是否有老年人同住?如果有,他的身份是什麼?
②除了家裡之外,你在生活中還會在哪些地方看到老年人?他們通常會從事什麼活動?
③請分享和老年人(含家中長輩)親身互動的經驗或小故事,並且說明老年人可貴的地方。
④媒體通常如何呈現老年人的形象?從事什麼活動?
⑤比較一下,媒體中的老年人與你實際接觸的老年人有沒有不同?如果不同,差別在哪裡?

4.討論未來年老時希望過的生活方式:

①播放「退休後要幹嘛」廣告影片並在觀賞後進行討論:

﹡廣告中的退休金數字為什麼會變化?
﹡廣告中的演員各說了哪些退休後想做的事?
﹡除了想做的事,演員還提到了哪一項重要的花費?

②除了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只是不必工作)之外,老師介紹目前常見的退休後生活規劃,例如:搬到鄉下住,回歸田園生活;再創事業第二春,經營民宿;擔任志工,服務社會;四處旅行,環遊世界……等。

③老師先分享自己退休後想過的生活方式。

④老師說明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⑤老師說明如果未來人類可以活到百歲,這個目標及準備工作可能產生的改變。

⑥學生發表自己理想中的老年生活方式,並大概說明如何達到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