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16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上,第一單元「藝術點線面」。
2.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五下,第二單元「藝術塊寶」。(欣賞藝術塊寶、藝術塊寶與生活)
3.自編教材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驗與見解。
3-3-13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
六、主題:大稻埕壁畫/點亮河岸堤防 風華再現(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09/11/01 04:09 記者洪敏隆/專題報導 大稻埕的河岸堤防變「亮」了!
打造淡水河邊 十里畫廊
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河邊原本灰暗暗的冰冷堤防,因為在地的天棚藝術村協會一群喜愛繪畫婦女的投入與努力,接連完成3幅、共長112公尺的馬賽克磁磚壁畫,更有打造淡水河邊「十里畫廊」的企圖心,不僅要讓路過大稻埕的人眼睛一亮,更要「點亮」大稻埕,讓風華再現。
位於環河北路緊鄰淡水河的天棚藝術村協會,30多位成員因為喜歡繪畫聚在一起,站在高樓天台可以遠眺淡水河的美麗景致,但美麗的大稻埕河景,卻因為堤防與高架道路的干擾,讓人漸漸遺忘。
「為什麼堤防就一定要這麼醜?」「看似偏僻但實際根本不偏僻呀!」天棚的畫家老師薄茵萍長年在美國紐約居住,多年前回到台灣住在大稻埕,每次看到灰暗暗的堤防,總是感慨台灣不該將河流和生活空間分開,尤其是因淡水河水運貿易而成為台北最早開發區域的大稻埕,河岸風情更不應該被人遺忘。
天棚藝術村協會決定先從環河北路、南京西路口,天棚教室對面的堤防開始,將既黑又髒且封閉、無空間感的水泥牆,打造成為一件藝術作品。
天棚設計的第一幅壁畫「大河再現」,是靠著成員小額捐款聚沙成塔,加上台北市文化局的40多萬補助,才勉強籌到經費,為了讓壁畫至少可以數十年不變,決定選用馬賽克的材質,並且找到鶯歌燒磁磚經驗豐富的師傅,讓巨牆換個風貌。
馬賽克壁畫的製作過程繁複,薄茵萍設計出圖樣後,天棚成員分工,要先觀看壁畫的距離,決定馬賽克的分割數量、色階安排,以營造出圖案的輪廓、空間感、立體感,鶯歌陶瓷廠燒磁、分色後,還要在工廠廣場,由高處往下看,確認立體感、彩度、色彩轉度的協調性,最後還要在車水馬龍處進行壁面施工,每幅至少都得花費1年時間。
天棚完成第一幅壁畫作品,得到各界肯定,在文建會補助下,2年前又在民生西路口完成第二幅作品「萬里晴空」,第三幅位於大稻埕碼頭旁的「風華再現」,更邀請附近居民、小朋友嘗試馬賽克拼貼,共同為這個地區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不是美化而已,而是對社區重整的決心」,薄茵萍說,堤防壁畫不只是公共藝術,不僅要將美好環境帶給大家,更代表社區的人對這塊土地的情感及關懷。
八、教學活動簡述:
課前準備:
1.大稻埕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收集。
2.請學生思考:河岸堤防的蛻變與可能性。
上課
1.介紹馬賽克拼貼。
關於馬賽克(Mosaic):由各種顏色小石子組成的圖案,又稱「碎錦畫」、「鑲嵌細工」。它是一種鑲嵌藝術,以小石子、貝殼、磁磚、玻璃片等有色的嵌片應用在壁面地板以繪製圖案的一種表現技法。
拼貼要訣:顏色的安排與區分;形狀的搭配與重疊;整體造型的規劃(不要太亂、太雜、不相干的東西勿亂搭以免過於混亂)
相關網站:
1.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1127/2448293.html
2.http://tw.myblog.yahoo.com/kido_arts
3.http://www.24812272.com/product_1124.html
2.將學生分成六組,並請各組一同製作馬賽克拼貼的圖案。
題目:操場
素材:彩色貼紙圖案、8k海報紙(藍色)
拼貼方式:運用彩色幾何貼紙,拼貼出操場給你的感覺,在操場中會有哪些同學的身影?有哪些畫面會出現?有哪些肢體的動作?會有哪些色彩的運用與搭配?
*注意事項:
◎圖案可以重疊
◎注意顏色的搭配
◎注意幾何形狀的使用與搭配
◎注意圖案的組合(會變成…..)
*老師可依據自己設定的主旨與要求做調整及應用
參考圖示
3.關於「馬賽克拼貼」的延伸與應用
◎發放此則新聞,並請學生閱讀後依據「新聞」的內容寫出兩項你最深刻的事或你想要與同學討論的子題。(也可以依下方題目做討論)
(1)WHAT—如何點亮河岸堤防的光芒?
(2)WHERE—你知道這次的繪畫創作地點在哪裡?
(3)WHY—為何要裝點「河岸堤防」?這樣的結果會形成何種力量?
◎請學生分組討論:
(1)把大家的想法選擇三項最重要的部份紀錄在白板上。(可用8k圖紙替代)
(2)每一組請一位同學發表各組想法。
◎老師說明:
(3) 老師歸納六組想法,並紀錄於黑板中。
(4)針對個別化提問或是說明作後續延伸。 (追加題)
4.說說看
(1)你逛河堤的經驗。
(2)河堤曾有的變化。
(3)馬賽克裝置的特色。
(4)我在河堤欣賞裝置藝術的感覺:如馬賽克拼貼。
5.補充資料:
書籍:創意手作館-拼貼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