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或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五下,第一單元「藝術塊寶與生活」。
2.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下,第二單元「藝術就在你身邊」。(可補充)
3.康軒版社會領域六上,第六單元「愛護台灣」,第一課「環境的問題與保育」。
4.南一版社會領域六下,第三單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第一課「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可補充)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
六、主題:巧手加工 舊牛仔褲再「酷」起來(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5/30 20:15 【羅安達/桃園龍潭】
穿不下的牛仔褲,除了放進舊衣回收箱之外,還可以做何用途呢,龍潭鄉高原村的社區關懷據點,最近開始蒐集舊的牛仔褲,將這些牛仔褲透過縫紉技巧,改造成各式各樣的包包還取名為"酷包",社區媽媽們還計畫將這些酷包將成為社區的產業,量產出售後,當作社區居民的共同基金。
不能穿的牛仔褲,送到了社區關懷中心裡,牛仔褲隨即就成為包包、手機袋,小錢包等的最佳素材,教這群社區媽媽縫製牛仔布包的老師何春櫻,將不要的褲子,利用熟練的縫紉技巧,作成各式各樣的實用作品,讓這群社區媽媽圍著老師想趕快學會。
社區媽媽:「這個你丟掉也是很可惜,(做好)背著出門,很特別喔,很漂亮喔,做的不一樣。」
縫紉老師 何春櫻:「很多牛仔褲丟掉又可惜,就想說用客家花布來搭配一下,就想說來設計,大家村子裡面有很多人,很多穿過不要的,就跟村長說來設計一下,用回收的褲子來做"酷包"。」
由於牛仔褲做成的布包相當獨特,所以高原社區的媽媽們將布包取名為"酷包",社區目前正在大量收集舊牛仔褲,將量產酷包,作為社區的產業。
龍潭鄉高原村長 黃玉琴:「今年就想用這個來作為社區的產業,來發展社區的基金,讓我們這個社區未來這些老人家在這裡吃飯,社區的錢能夠循環不斷。」
高原社區關懷據點的媽媽們發揮了環保的精神,將不要的舊牛仔褲再利用,而且發展出多元的產品,這次高原村又獲得環保署肯定,榮獲全國25個"環保小學堂"示範點,再次運用眾人的小創意,讓高原社區再次贏得好名聲。
八、教學活動簡述: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可於閱讀新聞文本之前,可連結上官方網站,播放影片及相關網站:
(1)環保動畫
內容:描述的臭氧層破洞、酸雨、各種污染仍然是現今的環境問題,尤其是溫室效應,在現今地球造成的暖化現象己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災害。
今日,我們再回頭回顧這部影片,發現它所提出的環保措施仍符合現今的潮流,其中的環保概念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仍是歷久彌新,因此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特地將影片上傳至網路資源,供大家瀏覽下載,並希冀各位能分享並落實其環保意涵,彼此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2)環保再利用
2、看完影片之後,教師簡單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幾項問題。
(1)生活中你為了「節能減碳」做了哪些事蹟?
(2)你曾經用環保材質或廢棄物品做過哪些「再利用」?
(3)你覺得哪些物品或資源適合「再利用」、「再回收」及「再轉變為更高價值的商品」?
(二)課程進行:
1、用螢幕投影或是影印紙本的方式,帶領學生閱讀此「巧手加工 舊牛仔褲再「酷」起來」新聞文本。
2、與學生討論該篇新聞內容的4W1H:
Where:桃園縣龍潭鄉高原社區
Who:高原村的社區媽媽。
What:穿不下的牛仔褲,除了放進舊衣回收箱之外,還可以做各式各樣的包包,還取名為"酷包"。
Why:龍潭鄉高原村以社區關懷據點,最近開始蒐集舊的牛仔褲。
How:將這些牛仔褲透過縫紉技巧,並搭配客家花布改造成各式各樣的包包還取名為"酷包",社區媽媽們還計畫將這些酷包將成為社區的產業,量產出售後,當作社區居民的共同基金。
(三)感想發表:教師請學生發表對於這則新聞報導的感想,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這篇新聞。
引導方向:
1.「舊衣」的春天(重複利用)為何?
2.社區媽媽為村裡帶來哪些利益(經濟價值或資源利用)?
你看到什麼:
1.「酷包」的價值為何? 社區產業的開發、社區關懷的延伸…..
2.「回收與再利用」的價值性?
四、暑假活動的構思:
2、發想:
a.請學生設計一個「有趣的」、「有使用性的」或是「可再利用」的物件。(自由發想/必須有實際成品)
b.請學生收集網路、報章雜誌、書籍或展覽上的”回收再利用”之相關報導。(蒐集並紀錄成完整的報告)
*兩個子題擇一表現;也可以兩人一組。
3、行動:
a.活動時間:暑假時間-為期兩個月。(或寒假期間)
b.活動方式:讓學生自由發揮,選擇你或妳們要的子題,加上圖片、文字,用A4書面紙製作成簡單的小書或報告;或以創作的方式介紹你們的「巧手再利用」之作品。
c.活動紀錄表:如附件。
4、票選:暑假結束後,請學生將成品帶回,全班每人一票,票選出自己心目中最想要推薦的作品為何。(老師備妥前三名或是前六名的禮物,以激勵學生參與的動力)
九、附件
活動紀錄表(請學生紀錄並填寫)
組員
|
|
|
|
|
分工的內容(藉由圖片製作、文字繕寫、資料收集…等,說明你做了哪些事?)
|
|
|
|
|
完成度
(我做了哪些事情?用1、2、3列出你為了這各活動而做了…)
|
|
|
|
|
組員回饋(大家回應是否有認真製作,或是有偏差)
|
|
|
|
|
備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