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類型的媒體公器
蘇正平
禮失求諸野。
第一屆「媒體公器獎」頒給了台中縣石岡鄉的社區報「山城週刊」,那是對長期默默服務偏遠鄉里的社區刊物及其工作者的肯定。這個決定多少也反映當年評審者對一份純樸的失落理想的懷念及渴望。
今年「媒體公器獎」的入圍者當中,「東海岸評論」雙月刊比較接近上屆得獎者的那種特質,可是經過討論,評審者希望不同屆的「媒體公器獎」可以凸顯媒體公器的不同面向。
同樣入圍的「目擊者雜誌」幾乎得到所有評審者的肯定,可是在討論最後得獎者時,評審者覺得「苦勞網」更具有關懷弱勢的特質,而且更具有行動力與影響力。於是,由關心勞動者權益出發,最近幾年逐漸擴及人權、環保、文化等議題,並提供網路空間給數十個弱勢團體作為交換意見平台的「苦勞網」終於出線。
雖然一樣處於主流媒體之外,可是「苦勞網」顯然不屬於邊陲鄉野的質樸媒體。它同樣艱苦成長,卻是產生於都會秀異份子之間,它以細密的文字、雄辯的論說,並運用先進的網路科技和知識,互通聲息、捲為風潮,希望能夠替底層大眾和弱勢族群發聲、出力。
由於「苦勞網」不見得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媒體,有評審提到媒體公器必須立論公正,立意良善,要使「台灣社會變得更好」。在這些問題的討論裡,評審採取了宏觀的角度,予以「苦勞網」肯定。這肯定同時也代表了一份更高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