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假訊息「病識感」提高 遏止假訊息傳播 政府與民間需協力合作
2018年的關西機場事件,讓國人意識到「假資訊」對社會的危害與影響;這幾次的選舉,各種穿鑿附會的謠言也跟著滿天飛,對於國家的民主體制有重大影響。因此,「如何預防假資訊」也成為了數位時代中,棘手、急迫卻又刻不容緩的議題。
Read More2023年07月2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2018年的關西機場事件,讓國人意識到「假資訊」對社會的危害與影響;這幾次的選舉,各種穿鑿附會的謠言也跟著滿天飛,對於國家的民主體制有重大影響。因此,「如何預防假資訊」也成為了數位時代中,棘手、急迫卻又刻不容緩的議題。
Read More「當地鼠挖了很複雜的坑道鑽來鑽去,我們就負責去打冒出頭來的地鼠。」甫開場,陳慧敏便以形象生動鮮明的打地鼠為比喻,表達事實查核工作是站在第一線、與網軍製造的謠言正面對決的形象,和前兩位走研究分析的講者較不一樣。今年七月成立滿兩週年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目前除了做到健全查核機制⋯⋯
Read More「這是雙方都在持續對抗與進化的狀態,而不是現在就能有個答案或解方的問題。」講者楊順清用簡單的一句話,揭示全球打得如火如荼的資訊戰現況。雖然現今各國不再輕易發動軍事戰爭,但串聯人們比彼此接觸聯繫的網路,卻成了新的戰場──瞄準人心發動的資訊戰,正威脅社會走上分裂對立的悲劇。⋯⋯
Read More沈伯洋表示,由於資訊作戰的模式會一直改變,因此必須拆解其模式演進,研發預警機制,才能以戰略推演的方式加以回擊。他半開玩笑的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打回去,但這可能不是民主世界的做法。」因此,在防守方而言,如果能料敵機先,才能降低成本。⋯⋯
Read More近年來,世界各國發現假新聞對民主社會的危害,投入大量心力來對抗假新聞,台灣受到假新聞的影響也日漸浮出檯面,加上科技發達,社群媒體的快速傳播力,更加深假新聞對社會大眾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