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通過法案 防堵侵害新聞自由的濫訟 歐盟國家記者將受保障
歐洲的新聞自由程度已普遍高於全球許多地區,然而對於歐洲的記者來說,其揭弊、促進公共討論的調查報導,依然有可能受到被迫噤聲的威脅,讓其噤聲的手法是透過法律手段,對記者或新聞媒體機構發動濫訟,其目的不在勝訴,而是讓記者因龐大的索賠金額、法律費用而恐懼,或因開庭程序疲於奔命的精神壓力,選擇放棄進行報導。
Read More2023年09月6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歐洲的新聞自由程度已普遍高於全球許多地區,然而對於歐洲的記者來說,其揭弊、促進公共討論的調查報導,依然有可能受到被迫噤聲的威脅,讓其噤聲的手法是透過法律手段,對記者或新聞媒體機構發動濫訟,其目的不在勝訴,而是讓記者因龐大的索賠金額、法律費用而恐懼,或因開庭程序疲於奔命的精神壓力,選擇放棄進行報導。
Read More輕快的旋律響起,緊接著一個明亮而沈穩的聲音說道:「大家好,歡迎來到不明白播客,我是主持人袁莉。」紐約時報亞洲科技專欄作家袁莉,主持Podcast節目《不明白播客》至今一年多。曾以英文寫作多年、長居外地的袁莉,這一年來以中文對談,報導中國白紙運動、專訪流亡者、談國際政治,也報導中國年輕人的就業困境。她說:「我感覺我需要和中國人直接對話。」
Read More美國企業家暨特斯拉董事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收購推特後,在2022年12月竟然無預警封鎖多名記者的推特帳號,在西方世界引起軒然大波。多家美國媒體發布聲明要求推特「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歐盟官員更警告,推特此舉已觸犯歐盟法律。
Read More2022年10月19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前天打電話給我以前在汕頭大學的學生,她是極優秀學生,在學校各項成績都好,做我助理,堅定了從事新聞的志向,促進中國讀者知之權利。
學校畢業後8年,她跑了旅遊、管理、交通、經濟等路線,這一年特別氣餒,不是自己跑不好,是管制太嚴,鬱卒加窒息,希望出國讀書,他們都說,這兩年如不出國,以後可能更難出國了。
Read More2022年09月2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2021年8月,伊斯蘭激進組織「塔利班」隨著美軍撤離的腳步,成功奪得阿富汗的政權。但塔利班執政一年下來,阿富汗陷入谷底的經濟仍未起色,女權、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嚴重倒退,一度蓬勃發展的媒體更受到毀滅性打擊,在嚴厲的言論審查下,許多記者被迫失業或流亡海外,女性記者人數銳減,記者的人身安全也遭受威脅。
Read More2022年09月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激化了歐美國家陰謀論社群,網路上興起「反科學」的攻擊言論。這些來自電子郵件、即時訊息、社群媒體等各種數位管道的騷擾和人身威脅,讓傳遞科學資訊的記者、科學家們受到某種形式的暴民審查。學者警告,網路攻擊行為不僅影響言論自由,更反映出威權主義、極右翼勢力興起的危機。
Read More何韻詩曾經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過這樣一句話:「這不是一場無法戰勝的抗爭,但是要很多很多人站出來。」身為一個台灣人,感覺似乎說再多的話都無濟於事,但這個時候如果連幾句話都不願意說,我們又有什麼權利期待未來?
Read More新出現的個人化數位記者或評論員⋯⋯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只要是在網路上張貼親共的帖子,幫中共抹黑、打擊異己,就可以領到金錢報酬,以前是每則 5 毛錢人民幣,打手們因此被笑稱為「五毛黨」。據說最近加薪,每則長到 7 或 8 毛錢,江湖上也將改稱為「八毛黨」。
Read More⋯⋯網路媒體的出現,平民記者到處都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新聞的碎片化、短暫化、不但無法脈絡化和普及化,反而加劇無厘頭化、斷裂化的程度,離他的願望更遙遠。此外,假新聞與量產式假消息,在專制政權的刻意操弄下,對新聞的傷害遠比失去脈絡、時序和好奇心更嚴重。這才是近來新聞媒體最難以克服、也最致命的危機。
Read More「台灣的媒體快活不下去了!」邱家宜說道。縱觀報業發展源流,自印刷術普及之後,政治勢力開始以報紙做為宣傳媒介,到後來倚靠低價、大量發行的私人報業,其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廣告,發行的收益僅佔小部份,這就是資本主義自由報業的商業模型,也是理想的古典新聞專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