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方新聞學

地方媒體可以採用解方新聞學嗎?

新聞往往很擅長帶來壞消息,例如極度負面和令人沮喪的內容。

有些人認為,這種系統性的負面新聞報導已經從一種單純的「新聞價值」,轉變為一種主導性的「新聞意識形態」。它帶來的後果在於,它讓閱聽眾愈來愈不知所措、挫折且冷漠,以及帶來無助、壓力和其他所有情緒——特別是在充滿令人焦慮的新聞事件的2024年,如果你是一名重度新聞消費者,對這些情緒應該不陌生。雖然人類的天性確實會對壞消更為敏感,但另一個讓閱聽眾卻步的重要原因在於,新聞過於關注問題,而不夠重視解決方案。

Read More

記者應對受眾迴避新聞的七種方法

過去研究指出,持續性和選擇性的新聞迴避比例皆在上升。在研究範圍內的46個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36%)的人表示,他們有時或經常迴避新聞,因為他們覺得新聞令人沮喪、無關緊要或難以理解。許多人抱怨新聞太多讓他們負擔過重,或者面對全球問題時感到無能為力。

Read More

新聞不只要揭露問題、還得討論解決方法 美國新聞人提倡「解方新聞學」

在民主社會裡,媒體作為「第四權」的角色,具有監督政府、揭露社會問題的功能。在當前世界因社會不平等、政治兩極化、種族主義、環境危機等多項危機而步履蹣跚時,新聞業也面臨失去公信力、讀者流失的問題。美國一群資深新聞人組成了非營利組織「解方新聞學網絡」(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提倡「解方新聞學」(Solutions Journalism)──關注社會問題的「解決策略」,盼能重建新聞的公信力,讓報導帶來改變社會的力量。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先做為一個人,才做為一名記者 何日生:建構式新聞是記者素養的重要基礎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舉辦「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此次講座主題為「建構式新聞」,講座以沙龍形式進行,由政大傳院教授馮建三主持,邀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資深媒體人何日生分享何謂建構式新聞,並分析現今媒體環境,提出解方與願景。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