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淑娟

一本記者的見證:在洪箱之後,土地正義仍在路上

台灣獨立記者先驅朱淑娟所著力作《洪箱與土地正義》於六月出版,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及巨流出版社共同舉辦新書發表會暨「台灣土地徵收現況與公民行動」座談會,邀請作者朱淑娟、政大地政系兼任特聘教授徐世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共同探討台灣土地徵收爭議、公民行動與媒體觀察。

Read More

第一次做獨立記者就上手

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以「從寫作到經營—如何成為獨立記者」為主題,分別舉辦了「經營篇」與「實務篇」兩場講座,並邀請多次獲頒卓越新聞獎的資深獨立記者朱淑娟主講。朱淑娟分享了她從事新聞工作以來的種種經驗及訣竅,包括:資深與資淺的經營方向、人脈建立、收入型態與工作規律等等。

Read More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實現永續的記者夢

《做為獨立記者──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於2022年5月3日在台北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本書作者、獨立記者朱淑娟,與《風傳媒》總編輯吳典蓉、《商業周刊》總編輯劉佩修、獨立記者廖芸婕,分享「如何寫好新聞、記者如何永續經營」。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的穿針引線下有精彩對談,以下是作者以第一人稱所述的發表會分享內容。

Read More

《600期特刊》朱淑娟|以新聞專業為主的「個人新聞網站」應該具備的四種性格

《卓越新聞電子報》第 600 期特別紀念刊,滿 12 歲的《卓新電子報》邀請我以 11 年來獨立記者的專業,分享「一個以新聞媒體為專業的電子報,應該具有什麼特色?」媒體存在的價值是傳遞真相,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媒體至少應具備四個性格⋯⋯

Read More

朱淑娟|一個人的報業

朱淑娟表示,這種莽撞到後來幾乎成了她的人生路徑指南:「其實人生很難像孫子兵法說的謀定而後動,反而有時候你想很多,考慮很多,你就沒有辦法開始。反之只要開始,其他事情都可以從行動中慢慢調整且愈來愈好。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開始。」

Read More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10) :如何設定議題

「你都如何尋找題材、如何設定議題及觀點呢?」

每當演講或收到對新聞寫作有興趣的年輕朋友來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這篇文章就是以自己的報導實務經驗,試著回答我設定議題的方法及過程。

一般來說,完成一個報導要經過五道程序:採集訊息、發現問題、研究議題、釐清觀點、設定議題。

Read More

楊智強|🌐國際新聞🌐記者:奔走於險地的信使

「保護你的是你的記者身分,但是這層保護也不是絕對的。」

記者經常被扣上間諜的罪名,「因為,記者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消息帶出來;間諜在做的事情,有時候也是把消息帶出來。另一方面,間諜在被抓時很喜歡說自己是記者,所以記者在某些國家很容易被扣上間諜罪。」

Read More

朱淑娟|獨立記者十年紀(9) :如何整理訪談資料

經常有朋友問我,為什麼可以將一件事的來攏去脈寫得這麼清楚、甚至包含對話?其實這沒什麼訣竅,靠的只是好好做「場記」而已。

所謂「場記」是指記者在一個採訪場合所做的記錄,包括客觀地將在場人士發言打成逐字稿。以及主觀的觀察,例如在場人士的動作、氛圍等無聲訊息。而即使是主觀的觀察,當下還是如實記錄、不做任何評論。

Read More

李志德 feat. 朱淑娟|伸進媒體的中國黑手

鑒於種種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例,新聞工作者該如何在中國安全的進行新聞工作?李志德指出一些注意事項:1、電腦永不離身。「哪怕是出去吃飯,或者去便利商店,我都會把電腦背著。永遠不要相信飯店的保險箱。因為你今天對抗的是國家機器,它永遠可以以國家安全或資安事件為理由,要求飯店做出各種配合。」⋯⋯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