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卓新沙龍紀實 No. 2/楊子磊|從日報、網媒到雜誌的攝影筆記
「我在2013年6月進到《立報》之前,其實我完全沒用過數位相機。但在面試時,主管問我會不會使用閃光燈,我卻跟他說那沒問題……」沒人料到,
《卓越新聞獎》新聞攝影獎多屆得主楊子磊一開場便來個真情告白,坦言入行才開始學習攝影。在此之前,他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學的是分析繪畫,對於攝影技術與知識可說毫無概念。為了做好拍攝工作,他嘗試活用過往分析的影像敘事技巧,思考如何將局部的個別元素統整在一張照片裡。
特約記者/莊適寧 編譯使用無人空拍機,已經是現今媒體業在拍攝某些新聞現場畫面時常選擇的手法;但在美國,若是在公園使用空拍機拍攝,途中飛越了13戶人家的屋頂,那記者可能會至少吃上13件侵犯隱私的民事官司...
Read More特約記者/吳淑鈴新聞攝影獎分為單張、系列二個組別,分別由《中國時報》、《鏡週刊》獲得獎項。新聞攝影獎評審召集人張蒼松表示,這次參賽作品的主題相當平衡,除了社會事件、政治議題,還有第一時間趕往花蓮大地震...
Read More特約記者/莊適寧 編譯擔任密蘇里新聞學院(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匯流新聞學(convergence...
Read More特約記者/張怡瑩 編譯 數位時代全面到來,紙媒衰亡,攝影記者也面臨寒冬,甚至在一些新聞編輯室,整個攝影團隊都被淘汰。操作簡便的智慧型手機就已經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圖像,似乎人人都能拍攝新聞照片。...
Read More特約記者/朱弘川 摘譯 攝影工作坊(Workshops)和作品見面會(portfolio...
Read More特約記者/朱弘川 摘譯 今年一月,新聞網站VOX揭露了國家地理雜誌資深副主任 Patrick Witty的性侵疑雲後,新聞攝影圈內的性騷擾問題也因此浮上枱面。 (圖片來源:Unsplash)...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