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如何查證可疑資訊? 牛津路透新聞研究所最新報告揭示行為模式
在當前資訊氾濫的網路時代,辨識新聞真偽已成為大眾共同的焦慮。根據牛津路透新聞研究所《2025年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在網路上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假的資訊,即便在新聞媒體信任度較高、政治體制穩定的國家,如丹麥、德國和荷蘭等,也有超過四成民眾表示擔憂;在美國,比例更是顯著上升。
Read More2025年08月1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在當前資訊氾濫的網路時代,辨識新聞真偽已成為大眾共同的焦慮。根據牛津路透新聞研究所《2025年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在網路上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假的資訊,即便在新聞媒體信任度較高、政治體制穩定的國家,如丹麥、德國和荷蘭等,也有超過四成民眾表示擔憂;在美國,比例更是顯著上升。
Read More2025年08月5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7月5、6日舉辦「2025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經過首日各國媒體分享演算法和AI如何改變新聞產製,及導致媒體收入銳減和喪失民眾對媒體的信賴後,次日首場子題即為「聚焦解決方案(一):如何辨識有價值的資訊及重建新聞信任」,試圖找出當今時代媒體與閱聽人關係的解方。
Read More2025年07月3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在 AI 技術快速發展、內容生產與傳播模式翻轉的 2025 年,亞洲新聞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流失與興趣下滑挑戰。新聞業者如何應對新聞迴避、新聞疲勞、資訊同溫層、反精英/反媒體民粹,以及 AI 生成新聞對公信力的衝擊,成為今年亞洲新聞媒體論壇的核心議題之一。本次論壇於台北舉行,第三場以「遠離新聞-流失中的讀者信任及興趣」為子題,由《報導者》營運長兼副執行長李雪莉主持,集結泰國、菲律賓、印度與台灣的資深媒體人,共同尋求解方。
Read More2025年07月3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7月5日及6日舉辦「2025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演算法及AI科技下的新聞專業」。第二場主持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洪貞玲表示,雖本場主題為「平台演算法及AI科技下的新聞傳播及媒體營運」,與媒體商業模式相關,但也認同第一場主講者、《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所說,新聞生產與媒體營運不可分開討論。「因為廣告模式改變了媒體與閱聽人的關係,演算法也影響過往媒體議題設定的功能。」
Read More2025年07月1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於6月公布《2025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5),探討傳統新聞媒體與新興自媒體在與讀者互動與連結上的差異與趨勢,及人工智慧平台和聊天機器人帶來的全新挑戰。
Read More2025年06月3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根據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24數位新聞產業報》,全球只有 40% 的人在 47 個市場中表示他們信任新聞機構。這可能導致觀眾完全不關注新,或是轉向非正式新聞管來獲取資訊。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賈拉尼·柯布(Jelani Cobb)在今年的《路透社》紀念講中表示:「我們的問題不僅僅是公眾不信任我們,更在於他們信任其他不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不只是目睹一場信任的危機,同時正面臨一場輕信的危機。」柯布建議,記者應該更加透明,向觀眾公開他們的報導過程。
Read More2025年06月3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每年的 5 月 3 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今年,聯合國(UN)發表報告《在美麗新世界中的報導:人工智慧對新聞自由與媒體的影響》(Reporting in the Brave New World: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Press Freedom and the Media),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正在重塑人們尋求、傳遞與接收資訊的基本權利,並深刻影響新聞業本身,它同時帶來了希望與風險」。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