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媒體

川普就是影響力最大的右翼媒體?美國保守派媒體在「川普現象」下的屈服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2016年崛起政壇以來,他個人宛如一個「行走的媒體機構」(a walking media institution),縱使右翼媒體輿論在川普參政的早期發出反對之聲,但最終無損他在俄亥俄州舉辦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贏得2016年總統候選人提名,自此美國保守派媒體彷彿只剩下兩種面目:一種是嘗試說服共和黨選民遠離川普卻未果,另一種是直接挺川。

如今在2024年,川普第三度尋求共和黨內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而他的這種在媒體效應上的主導性更為加劇。

Read More

那些媒體沒告訴你的事

從《不能戳的秘密I》開始,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不斷用他的毅力和創意追尋被掩蓋的真相,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台灣明明有那麼多的新聞台,卻有這麼多重要的事只有在紀錄片中才看的到?在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媒體x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媒(沒)告訴你的事」當中,李惠仁暢談他創意的活水源頭、離開媒體的原因、以及他在追尋真相的道路上無所畏懼的理由。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我們還有媒體公共領域嗎?

打開電視,新聞台的政論節目當道,不同來賓、不同頻道都有各自的立場跟想法。雖然抱持著「多元價值」是民主國家的價值所在,不過這些對話,真的能讓兩派彼此對話嗎?這些思考,真的能促進更美好的社會嗎?
說到這裡,許多人也不禁懷疑:「媒體,真的還有所謂的『公共領域』嗎?」

Read More

菲律賓電視台SMNI散布假訊息惡名昭彰 受小馬可仕青睞而崛起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任後,媒體和學界緊盯執政團隊對記者及媒體的態度,主要是擔憂可能重返他父親的獨裁威權,另外加上小馬可仕競選過程中,閃避主流媒體的黑歷史,也讓菲律賓記者在採訪上無不戰戰競競。

小馬可仕上任後惜字如金,公開露面時不太接受媒體的提問。根據主跑府線記者透露,政府發言人的例行記者會上,更規定最多只接受四名記者提問,且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目前未有更多訊息」。

Read More

劉昌德|媒體有事嗎? 媒體與惡的距離!

前陣子火紅的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廣大的迴響,媒體的結構、環境等因素導致媒體背離專業、貪婪嗜血。新聞記者成為眾人口中的腦殘記者,有些媒體更因為自己的立場影響新聞專業。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讓媒體淪落至此?國史館4月18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劉昌德教授,與長輩們展開一場對話,探討台灣新聞環境現況以及觀眾如何與惡保持距離。

Read More

我們可能想錯了?新聞業的五大迷思!

由於營收銳減之故,新聞業正處於一波寒冬之中,近十餘年來各大報紙和雜誌紛紛出現裁員潮。但是,這波不景氣也有部份源自一些關於新聞業和新聞產業史的錯誤想法和觀念。以下便是五個最常見的錯誤迷思:迷思一:報紙自從讓讀者免費閱讀文章後便完全崩解⋯⋯

Read More

溫金柯|也是聖誕節!佛誕日談媒體與信仰

做為媒體工作者,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向社會大眾提供訊息。在工作的場域中,稍具反省力的人應該會發現,即使自覺性的遵守誠信、查證和平衡報導⋯等自律的工作倫理,但是我們所報導的內容都不可能是絕對客觀無誤的。然而媒體乃是一個面向社會大眾的工作,它所具有的公共性,必然要求媒體工作者最好是一個有信仰的人⋯⋯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