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反送中

中國統治下香港記者的命運:有關夢想破滅、毅力和希望的七個故事

中國接管香港25週年之際,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記者研究員陳妙玲(Emily Chan Miu Ling)訪問了七位香港記者,整理出七段香港記者捍衛新聞自由的動人故事。

本文獲作者陳妙玲同意翻譯刊登,原文請參閱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The fate of Hong Kong’s journalists under China’s rule: seven stories of broken dreams, perseverance and hope〉一文。

Read More

王飛華X梁駿樂|留得青山在,才有新聞跑!記者反送中 on air

從六月到八月,衝突程度提升,暴力樣態與主客體跟現在已經跟當時完全不同。然而,從台灣參與612反送中運動的中央社記者王飛華、公視新聞特約記者梁駿樂於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所舉辦的「香港反送中現場紀實座談 」中分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中,鏡頭背後的身影浮現,置於衝突地景中,我們觀看記者、觀看香港、觀看媒體。

Read More

區惠蓮|香港時代革命系列(二):這絕不會是六四事件的翻版

在抗爭的前期就有人指這是一場「小六四事件」,而最近紐約時報的照片,一個小女孩獨自站在一排武裝的防暴警察面前,確令人想起30年前的一幕⋯⋯然而這只是從武裝上的強弱懸殊相似的表象而已,這種比喻的潛台詞當然就是香港的亂局繼續下去,中共產黨很可能出動解放軍。

Read More

葉蔭聰|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認清事實真相愈來愈困難

由《逃犯條例修訂》掀起的群眾運動已延續了兩個多月,不只沒有平息跡象,還愈演愈烈。警民衝突場面成為媒體最吸引讀者觀眾的影像,因此,街頭上帶著印有「Press」的頭盔的中外記者人數也愈來愈多,不少人還配備了直播的攝影器材,追蹤著示威者及警察對壘的一舉一動。現在的直播動輒好幾小時,由開始集會到衝突直至散去,觀眾坐在電腦或電視前長期觀看,好像很貼近真實,身歷其境,但又有多少思考空間?是否真能透過鏡頭對現場很了解很深?

Read More

區惠蓮|香港時代革命系列(一):光復香港終極一戰 台灣人漏了眼的背景

「我們要光復香港,這是時代革命,這是新時代的開始!」──梁天琦

香港的抗爭以2百萬人上街的「反送中條例」為序幕,四位港人以死明志,訴求回到2014年「佔中」時以真普選為首要目標,兩個月下來香港歷史上未有過的大型、持久、團結的公民抗爭,已發展到四萬個公務員在8月5日大罷工,至今港人得到的回應是千枚催淚彈、160發橡膠子彈、150發海綿彈,420人被捕。

Read More

葉蔭聰|香港六月風暴!反送中的媒體混戰

在這種混戰中,「新聞專業」已絕對無法回復昔日的權威地位,媒體生態有點回到十八、十九世紀歐美革命風潮的黨派報章時代,但這種混亂,恐怕不是一時三刻的,需要適應及回應。我個人認為,想超越簡單的政治二元對立,不是不可能,但要做更好的媒體,追求專業,恐怕是要不斷重新建構,也要不停地回應質疑的。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