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I/O推出「搜尋生成式體驗」 重大變革足以重擊新聞及內容產業
2023年可謂是「生成式AI元年」,媒體業則預備上緊發條應對這波革新。當記者們還在與ChatGPT角力,確保自己不被取代,Google近期針對搜索的變革,將使新聞網站面對新的挑戰。
Read More2023年06月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2023年可謂是「生成式AI元年」,媒體業則預備上緊發條應對這波革新。當記者們還在與ChatGPT角力,確保自己不被取代,Google近期針對搜索的變革,將使新聞網站面對新的挑戰。
Read More2023年05月1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過去幾週,一些不可思議的圖片在社群平台上瘋傳——美國前總統川普被捕、教宗穿著時尚的羽絨外套、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和通用汽車執行長瑪莉.巴拉(Marry Barra)牽手上街。
事實上,這些網路熱傳的畫面全是由AI生成的假圖片。
2023年03月16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微軟(Microsoft)自2019年注資數十億美元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受到各界矚目。已有作家用此創作小說,通過美國沃頓商學院MBA期末考、美國醫生執照考試與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課程考試,學生利用chatGPT完成論文與課堂作業。不只如此,chatGPT還能喬扮成莎士比亞創作詩句、提供求職信與推薦信範本,並模擬新聞撰寫。
Read More日本放送協會NHK放送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岩城正和在2022公共電視國際研討會中,向與會觀眾分享NHK因應數位轉型的技術開發。他強調,從過去以電波播放獨佔式內容的形式變成現在的網路傳播模式是很大的轉變,每個國家都面臨類似的數位轉型挑戰,在此之中數位最大的武器就是「數據」。他強調:「我們要透過內容製作來累積數據、活用數據。」
Read More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全世界的許多產業早已盡力追求產業的自動化。《歐亞評論》(Eurasia Review)網站11月曾刊登Podcast編輯羅伯布魯門(Robert Blumen)在美國米塞斯研究院(MISES Institute)發表的文章,布魯門文章中指出,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機器人就不斷地在取代人力並完成大量的製造工作。
Read More這篇讓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盛讚的專題報導,肇始於臉書的兩篇貼文。黃建璋表示,某天他在臉書上看到,彰化在地社團發了有關彰化大村鄉要開發科技園區,造成居民反彈的貼文。一開始他沒有放在心上,但過了一兩天,又見有貼文抗議鹿港要新增工業園區。他開始尋思:彰化到底有多缺工業區?
Read More〈光電侵農大調查〉榮獲2020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得主蔡佳珊卻說:「這是一個得罪很多人、不討喜的報導。」究竟原本應該承載陽光的電板投下了甚麼樣的陰影?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辦的「2021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中,蔡佳珊分享她是如何踏入這個辛苦跋涉兩百個案場的調查報導,又是如何穿梭在複雜的價值迷宮之中,將真相帶給讀者。
Read More疫情期間,不實訊息滿天飛,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攜手舉辦線上《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鼓勵社會共同抵禦假訊息。工作坊第 2 場的主題為「AI、機器人與事實查核」,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協助事實查核,減少人力的負擔。
Read More汪志堅表示,在他與學生的研究中,使用了兩個資料庫:「Cofacts真的假的」與「新聞小幫手」,並使用了其中的80%來做訓練,20%進行測試。汪志堅說,以目前的研究結果而言,要以AI偵測新聞的真假是可能的,但還無法做到完全自動化,而且,不同性質的資料庫偵測效率不同。
Read More曾四度獲得航空業權威調查機構Skytrax 「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大獎的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近期對外承認,他們正在使用攝像頭監控乘客使用機上娛樂系統(IFE)的情況,並搜集乘客如何在飛機上運用時間的數據資訊,隨後引發了許多爭議。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