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婕|2019日本參議院改選媒體報導分析(下)
《產經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還有一個共通點是,在開票結束後紛紛報導自民黨提名的比例代表候選人山田太郎,專攻網路選戰(空戰),以漫畫和動漫的表現自由為號召,凝聚御宅族選票。
Read More《產經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還有一個共通點是,在開票結束後紛紛報導自民黨提名的比例代表候選人山田太郎,專攻網路選戰(空戰),以漫畫和動漫的表現自由為號召,凝聚御宅族選票。
Read More我國自律準則的實施成果自然尚待觀察與驗證,但在先天已有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此一準則只是一紙業者自由心證的公約,卻無後續可資檢測的成果報告與可以信賴的評鑑機制,那麼自律成果恐怕難以期待,其所影響者亦不只是業者的信譽而已,更是台灣對抗假訊息的挫敗。如何建立適當的監督機制,一方面確保言論自由獲得充分的實踐,二方面有效達成抑制假訊息的自律目標,實為此刻不容拖延的關鍵行動!
Read More台灣大學新聞所林照真教授認為,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記者查證的「5W1H」思考邏輯,檢驗消息的真實性;她也呼籲大家隨時保持懷疑的精神,對於無法判斷真假的訊息就不要分享,讓假新聞到自己為止。
Read More沈伯洋介紹道,有一種新型態的攻擊模式,從頭到尾都是空中,最有名的就是大阪關西機場事件,該假新聞源頭是河南網紅。網紅以第一人稱觀點寫出假故事,甚至有假影片跟假照片。之後,作為內容農場的觀察者網把故事寫成新聞。民眾在網上討論後,接下來,更進一步促其發散的關鍵,就是政論節目。政論節目會直接以受影響的民眾意見作為討論素材,形成輿論攻擊政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