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揭各社群新聞接收差異 X平台用戶重視時事追蹤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4年九月發佈的一項報告中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皆有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內容的習慣。而在該研究中心於今年三月對約10,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美國人在TikTok、X平台(前身為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等四個主要的社群媒體中,瀏覽新聞的方式差異很大。
Read More2024年12月1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4年九月發佈的一項報告中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皆有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內容的習慣。而在該研究中心於今年三月對約10,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美國人在TikTok、X平台(前身為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等四個主要的社群媒體中,瀏覽新聞的方式差異很大。
Read More2022年11月3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歐洲聯盟《電子商務指令》(eCommerce Directive)在2000年通過以後,近20年來數位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從電子商務、娛樂消費到通訊社交,服務比以往更加便捷,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發展,也構成新的風險與挑戰。隨著Meta(包含Facebook與Instagram)、Twitter、Youtube和TikTok等大型數位公司相繼崛起,不僅壟斷市場、無法促進良性競爭,平台的問責機制也不明朗。
Read More民調研究結果顯示 YouTube 和 Facebook 持續扮演社群網路的領頭羊角色,分別有 81% 和 69% 的人報告使用過這些網站;而從 2019 年開始,只有 YouTube 和 Reddit 這兩個平台,在統計上看到有顯著成長。⋯⋯
Read MoreInstagram(台灣簡稱「IG」)從開始發展至近十年來逐漸受到歡迎,但是近年來,該社群媒體也成為了網紅、政治與選舉新聞和假新聞流動的場域。皮尤研究中心研究了美國成年人、青少年和兒童如何與該社群媒體互動,以下是該研究分析主要八項調查結果。
Read MoreTaylor 最新的文章〈為什麼網紅們短期內都不會停止派對〉,討論的主題相當有趣:現在美國仍在疫情肆虐的狀況中,但她發現那些在社群媒體上有一定程度影響力的 KOL(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的縮寫)似乎沒有停止集體聚會的跡象。⋯⋯
Read More反映著 COVID-19 病毒在實體空間的流竄,與病毒相關的不實訊息也在網路空間源源不絕的生成、擴散。各國政府以及社群網路業者為因應此一危機,紛紛展開應對措施,目前政府與平台業者對抗不實訊息的模式能否在恐懼瀰漫的資訊亂象中撥亂反正,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Read More社群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依據BuzzFeed News報導,我們在過去十年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訊息,不論是貼文、照片、或是在朋友塗鴉牆上的趣味留言,可能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另外,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一個議題也值得我們注意:「舊的網際網路文化正在逐漸衰弱、消失」。
Read More《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作為關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深度報導與評論媒體,在Twitter、Facebook上擁有一定的追蹤者後,在2013年即制定策略和目標在Instagram上開彊闢土,使用視覺化的方式說故事,試圖吸引更多年輕讀者。⋯⋯
Read More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其中以影像為主要社交媒介的Instagram更是吸引了各大品牌將之作為推廣的重要平台。傳統新聞室亦乘上這波潮流,BBC即善用Instagram的功能和特性,將新聞轉化為新的形式,使追蹤人數在不到18個月的時間從440萬增加到1000萬以上,成為Instagram上全球最大的新聞帳戶之一。
Read More《產經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還有一個共通點是,在開票結束後紛紛報導自民黨提名的比例代表候選人山田太郎,專攻網路選戰(空戰),以漫畫和動漫的表現自由為號召,凝聚御宅族選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