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freedom of the press

科技與新聞自由交鋒:AI 如何重塑新聞自由與調查報導

每年的 5 月 3 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今年,聯合國(UN)發表報告《在美麗新世界中的報導:人工智慧對新聞自由與媒體的影響》(Reporting in the Brave New World: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Press Freedom and the Media),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正在重塑人們尋求、傳遞與接收資訊的基本權利,並深刻影響新聞業本身,它同時帶來了希望與風險」。

Read More

當法律被用來傷害新聞自由:印度政府如何將法律「武器化」以壓制和恐嚇記者

隨著印度在2024年舉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選舉,印度未來5年的政治走勢由這場選舉奠定,而當中亦有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不容忽視: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 BJP)正在將法律「武器化」,用以抓捕批評其政策的記者。隨著印度人民黨勝選繼續執政、總理莫迪即將開啟第三期,印度記者的處境越來越不容樂觀。

Read More

克羅埃西亞的新吹哨人法案是否危害新聞自由?

巴爾幹半島國家克羅埃西亞3月中旬通過新的吹哨人法案,該法案內容相當具有爭議,在審議期間已經引發大批克羅埃西亞記者上街抗議,但是克國總理普連科維奇(Andrej Plenkovic)與執政聯盟支持下,法案仍在國會獲得表決通過,克羅埃西亞新聞從業者深深擔憂,此後該國的新聞自由與獨立性將大受打擊。

Read More

新聞自由之光照不到的黑暗 伊朗記者對抗極權政府的百年壕溝戰

伊朗在2022年9月,因22歲女子瑪莎阿米妮(Mahsa Amini)之死,引爆全國大規模抗爭之後迄今,該國記者仍飽受牢獄威脅之苦,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RSF)的統計數據,至2022年底共有47名伊朗記者被囚禁——有34名伊朗專業新聞人,是在瑪莎阿米妮之死的抗議活動後被拘捕,其中又包括15名女記者。

Read More

緬甸被徹底剝奪的新聞自由:報導颶風災害的記者遭軍政府判刑20年監禁

一名緬甸獨立攝影記者Sai Zaw Thaike被軍政府以叛國罪和誹謗罪等罪名起訴,並於2023年9月6日在仰光的永盛監獄(Insein Prison)軍事法庭遭判20年有期徒刑和苦役——這是2021年2月緬甸軍方政變推翻民選的翁山蘇姬政府以來,針對被拘捕記者所做的最嚴厲判決紀錄,而Sai Zaw Thaike犯下的所謂「罪行」,是報導2023年5月侵襲緬甸的「颶風摩卡」(Cyclone Mocha)所造成的災害與影響。此事是緬甸軍政府迫害新聞自由與記者權益的最新舉措,再次彰顯緬甸新聞自由在軍政府統治之下,幾乎蕩然無存的嚴峻現狀。

Read More

中國統治下香港記者的命運:有關夢想破滅、毅力和希望的七個故事

中國接管香港25週年之際,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記者研究員陳妙玲(Emily Chan Miu Ling)訪問了七位香港記者,整理出七段香港記者捍衛新聞自由的動人故事。

本文獲作者陳妙玲同意翻譯刊登,原文請參閱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The fate of Hong Kong’s journalists under China’s rule: seven stories of broken dreams, perseverance and hope〉一文。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