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宜|波多馬克週記(10):「訊息傳染病」威脅民主制度——網路平台治理、新聞專業與媒體識讀才能免疫
如果生物戰是散播播致命病毒,訊息戰就是以不實訊息製造恐慌與不信任,讓真相及論述沈入訊息汪洋與詭辯叢林,⋯⋯說來諷刺,「訊息傳染病」這個由「訊息」(Information)與「傳染病」(Pandemic)兩個字各取前後字母組成的英文新字,最早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比其宣布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還早。
Read More去(2019)年 3 月,歐洲議會通過修法:《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對版權規定進行全面改革以加強保障整個歐盟在線出版商和記者的權利,此項修法對科技巨頭公司造成了重大衝擊。今(2020)年二月,情況似乎出現轉機,《彭博社》指出 Google 正與包含法媒在內的歐洲媒體機構商談支付顯示新聞摘要的費用。
Read More反映著 COVID-19 病毒在實體空間的流竄,與病毒相關的不實訊息也在網路空間源源不絕的生成、擴散。各國政府以及社群網路業者為因應此一危機,紛紛展開應對措施,目前政府與平台業者對抗不實訊息的模式能否在恐懼瀰漫的資訊亂象中撥亂反正,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Read More社群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依據BuzzFeed News報導,我們在過去十年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訊息,不論是貼文、照片、或是在朋友塗鴉牆上的趣味留言,可能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另外,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一個議題也值得我們注意:「舊的網際網路文化正在逐漸衰弱、消失」。
Read More社群媒體究竟是審議民主的理想場域?抑或是資訊操弄的絕佳工具?胡元輝表示,過往所說的資訊操弄,在最近著名的案例就是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例如有些帳號早在2009年之前就開始潛伏,到了反送中事件時才浮出水面;許多帳號的粉絲或追縱人數完全一樣⋯⋯
Read More媒體市場競爭激烈,英國的報刊及網站面對源自美國的谷歌和臉書等網絡媒體的強大攻勢下,近期傳出捷報,網上網下的讀者總數既創下新的高水平,更超越谷歌和臉書兩者的成績。
Read More胡元輝說,最近因為選舉熱季到了,大家都捲在這個氛圍裡面,此時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如何讓我們的選舉政治變成一個公平,並且人民可以憑藉正確的資訊做出選擇的民主政治?
Read More打擊不實資訊除事實查核組織進行查證外,從資訊流動平台端進行初步監控與管理也同樣重要,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主辦「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的「 網路平台與事實查核 」場次,由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擔任主持人,邀請包括Google、LINE、Facebook與Twitter等網路平台代表,分享打擊假新聞及防止不實資訊傳播的做法。
Read More近年來,世界各國發現假新聞對民主社會的危害,投入大量心力來對抗假新聞,台灣受到假新聞的影響也日漸浮出檯面,加上科技發達,社群媒體的快速傳播力,更加深假新聞對社會大眾影響。⋯⋯
Read More可曾想過在臉書上對某些貼文隨手按「讚」也會被人提出起訴呢?
英國法庭最近就首次對這類按「讚」有了一定的法律觀點,不過,情況有點複雜,需要從頭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