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報導價值準則是什麼?臉書說了算?
社群媒體的興起,影響的不只是閱聽人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影響媒體的曝光機會。社群網站巨擘「臉書」近年惹出的爭議不斷,包含「全球禁言」澳洲新聞業、使用者個資外漏爭議、干預選舉等等。《紐約郵報》抱怨說,Facebook 正在屏蔽、降低他們的新聞流量,也沒有給記者任何該擁有的尊重。
Read More社群媒體的興起,影響的不只是閱聽人的閱讀習慣,同時也影響媒體的曝光機會。社群網站巨擘「臉書」近年惹出的爭議不斷,包含「全球禁言」澳洲新聞業、使用者個資外漏爭議、干預選舉等等。《紐約郵報》抱怨說,Facebook 正在屏蔽、降低他們的新聞流量,也沒有給記者任何該擁有的尊重。
Read More民調研究結果顯示 YouTube 和 Facebook 持續扮演社群網路的領頭羊角色,分別有 81% 和 69% 的人報告使用過這些網站;而從 2019 年開始,只有 YouTube 和 Reddit 這兩個平台,在統計上看到有顯著成長。⋯⋯
Read More今年初發生美國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闖入的騷亂事件,推特因此對川普的帳號進行永久鎖定;臉書及旗下的 IG 也跟進臨時封鎖川普的帳戶。過程中,不只川普受到強烈的政治批評,社群媒體更遭受了多方的議論,社群媒體的商業模式對民主造成的傷害也引起一波討論與反省。⋯⋯
Read More2018 年金融巨鱷索羅斯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警告「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威脅」。演算法以「政治、犯罪或悲劇」一言蔽之何謂「新聞」,導致極右主義橫行、假新聞滿天飛。網路時代為新聞媒體帶來數位轉型,如今社群平台的壟斷和 AI 人工智慧的崛起,新聞業者正面臨空前絕後的困境。
Read More雖然呼籲廢除的川普任期結束,但是新任總統拜登也曾表示贊成廢除⋯⋯
美國《通信端正法》第 230 條保障網際網路服務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對其他用戶在網路平台上發布的內容享有豁免權,並保障網路服務提供者只要「立意良善」,就不會因為移除或審核第三方提供的惡意內容,而背負法律責任。
社群媒體有關企業致力於處理社群媒體平台上關於美國總統大選,COVID-19 大流行等方面的誤導性訊息,但很大一部分美國人仍繼續依靠這些網站來接收新聞。根據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美國成年人(53%)表示他們「經常」或「有時」從社群媒體接收新聞,並且以同樣的方式使用許多不同的網站。
Read More在國際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台灣作為亞太區域地緣樞紐,及比起周邊國家相對活躍的議題開放與社會參與風氣,是否具有足夠的格局發展成亞洲媒體中心?在拜登當選後,中美外交關係如何潮湧仍是未定之天。此際,台灣可以如何認知自己國際傳播上的地位與現況,又如何好好準備,抓住瞬息萬變的時機?
Read More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數位新聞報告,自 2017 年開始新增一項調查,詢問各國民眾對於如何思辨網路上的新聞資訊,是否會感到憂慮?在今年的報告中,2019 年的台灣憂慮程度下降到 45%,遠低於 40 國的平均 56%,排名倒數第 8。胡元輝認為,這顯示了近年台灣事實查核相關組織動員有成,更彰顯了數位素養教育的重要。
Read More「我們希望借鏡國外,思考自己還能做什麼,讓查核機構不再只是發布報告。」
隨著世界局勢激烈變化,對於事實求真的渴望刺激各地人們馬不停蹄投入事實查核的工作,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並不滿足於此,仍嘗試著尋找其他能幫助民眾破解假資訊的可能。
抵制行動對廣告商而言,也帶來麻煩。美國數位服務代理商 DEG 的「媒體與搜尋」總監席克就向《紐約時報》指出,DEG 的客戶群掙扎於,自己的廣告是否能夠在不透過臉書的情況下,觸及到足夠的受眾人數?目前,臉書和旗下的 Instagram 佔了 DEG 客戶數位廣告總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