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Facebook

黃厚銘|Metaverse:科幻文本即是未來社會學──人文社會科學的觀點

臉書(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berg)宣布即日起將公司名稱改為 Meta,並以建立具有虛擬實境技術特色的 Metaverse 為公司的下一階段目標。一時之間,Metaverse 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但究竟 Metaverse 是什麼?跟過去的虛擬實境或擴增實境的技術有何不同?以及,我們該如何思考 Metaverse 的影響呢?

Read More

「2021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畫」No. 3/楊國修|臉書來給問!

「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劃工作坊 」的第 3 個場次主題是「臉書來給問!」,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主持,邀請臉書新聞合作夥伴方案經理(Facebook Partner Solutions Manager)楊國修擔任主講人,針對演算法運用、Facebook 影片功能、營收產品等內容作介紹,希望參與工作坊的媒體合作夥伴,能更了解 Facebook 平台產品細節,並在工具上能深層地活用,協助大家達到經營粉專時所追求的目標。

Read More

「2021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畫」No. 2-2/焦點事件X貢丸湯X大埔里@報X公庫X多多益善X蘭嶼廣播電台X技職 3.0 X環資X月光山X貝傳媒X蔡佳珊X陳順孝X胡元輝|另類媒體甘苦談

「2021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畫」工作坊的第 2 場後半部,參與的各家媒體彼此交流,其中論及多數媒體共同面臨的困境,也有成功經驗的分享,並且在討論中勾勒出另類媒體的合作方案。三位主講人也分別從經營經驗以及學術角度給予回應。

Read More

「2021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畫」No. 2-1/蔡佳珊X陳順孝X胡元輝|第三類媒體的生存之道

那麼,對第三類媒體來說,如何才能永續經營?胡元輝指出,要靠單一收入模式來支撐第三類媒體的生存似乎是較為困難的,將營收多元化才是穩妥之道。偏向商業模式經營的獨立媒體,主要的收入包括:廣告、授權收入、訂閱收入以及活動跟商品收入。對非營利媒體而言,主要的營收則來自於慈善捐助、群眾資助、會員收入、或是其他的活動/商品收入。

Read More

黃厚銘|疫情下自由與安全的愛恨交織

疫情爆發後,發表有關疫情或疫苗的文章往往立即遭遇粉絲退讚、臉友或粉絲因而減少的狀況。甚至有直接解友,或公開要求退讚,否則就予以解友的情形,黃厚銘認為,自由與安全這兩個互不相容的價值之間的愛恨交織(ambivalence),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對立。而也只有了解這些對立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才可能真正面對差異,再進一步尋求相互尊重或妥協的可能性。

Read More

曹家榮X蔡如音X林玉鵬|當數位平台變成日常生活的基礎,文化生產有無新的可能?

Google(谷歌)、Apple(蘋果)、Facebook(臉書)、Amazon(亞馬遜)等巨型數位平台(簡稱 GAFA)如何衝擊當代文化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台灣社會學會針對此議題舉辦線上論壇,從社交平台、Podcast 平台和串流影音的角度,對數位平台與文化產製的關係進行探討。

Read More

馮建三X蔡蕙如X程宗明|巨型數位平台贏者全拿,新聞產業與內容生產者何去何從?

Google(谷歌)、Apple(蘋果)、Facebook(臉書)、Amazon(亞馬遜)等巨型數位平台(簡稱 GAFA)對全球媒體生態帶來巨大且深刻的改變,無論是對新聞產業的衝擊、演算法造成的資訊偏頗、使用者個資被濫用、或是假資訊的散佈,都引起學界乃至於各國政府的關注。⋯⋯

Read More

黃哲斌X杜奕瑾|從「葉黃素計畫」看社群媒體演算法與新聞業的未來

為了探尋新聞產業的未來,釐清社群媒體這波民主退化的浪潮中該負起的責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共同主辦「葉黃素計畫對談」,由資深媒體人黃哲斌與台灣人工智慧基金會董事長杜奕瑾(Ethan)展開對談。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