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德|怎麼跑好社會新聞(1):從 Covid-19 說起
筆者擁有 30 幾年採訪社會新聞的經驗,從第一線衝鋒陷陣的記者,到指揮報社全國記者採訪的新聞主管,社會新聞是全台灣所有媒體最難採訪的類型,相較於政治新聞、影劇新聞、生活醫療新聞等等,社會新聞所花的時間最久,風險最高,付出又最累,但是只要你是一位傑出的社會記者,不管到那一個單位跑新聞一定都能夠得心應手。
Read More筆者擁有 30 幾年採訪社會新聞的經驗,從第一線衝鋒陷陣的記者,到指揮報社全國記者採訪的新聞主管,社會新聞是全台灣所有媒體最難採訪的類型,相較於政治新聞、影劇新聞、生活醫療新聞等等,社會新聞所花的時間最久,風險最高,付出又最累,但是只要你是一位傑出的社會記者,不管到那一個單位跑新聞一定都能夠得心應手。
Read More史上最命運多舛的 2020 東京奧運延宕一年,終於在上週五開幕登場。昨(27)日是長達兩個月的三級警戒降級的第一天,雙喜臨門,舉重女神郭婞淳抓舉、挺舉、總和三破奧運紀錄,勇奪 59 公斤級金牌,全民瘋狂為她和台灣代表隊加油喝采,但可能已經不像過去,非得守在電視前。⋯⋯
Read More東京奧運在 7 月 23 日正式開幕,在新冠狀病毒疫情肆虐的當下,奧運的氣氛也讓東京都疫情蔓延的緊張出現熱鬧跡象。官方也在東京車站旁的有樂町開設了「東京都媒體中心」,提供給來日本的外國媒體(已經過 14 天隔離)以及東京都以外的日本地方媒體等使用。
Read More當日相菅義偉在 G7 領袖峰會中表明舉辦奧運的決心以後,日本國內有別於過去針對東奧的爭論焦點停留在「舉辦與否」,眾多議論焦點逐漸轉變為以下三大方向:奧運會場內可否開放現場觀眾之問題、奧運會場可否販賣酒類之問題。奧運舉辦恐造成疫情再升溫的的風險。接下來的內文將會逐一介紹這些議論焦點。
Read More日相菅義偉於 6 月 7 日曾鬆口提及「可能暫停東京奧運」,但 11 日於 G7 高峰會受到各與會領袖大力支持東京奧運舉辦的共識之下,一改先前對於舉辦奧運的保留說法,堅決表明將會做好完全準備籌辦一場令各國選手安心的奧運會。接下來的報導將以 11 日參與G7高峰會之事件開啟序幕,接連介紹此後日本當局對於籌辦奧運的一連串措施。
Read More至 6 月 7 日以前的新聞多著重在各方聲浪如何回應新冠病毒感染病對策分科會會長尾身茂的發言,而 6 月 7 日後媒體雖仍持續關注此事件,但格外關注報導日相菅義偉提出東京奧運的主張如何轉變。
接下來將會繼續介紹 7 日至 11 日間關於此事件的相關報導。
東京奧運於 7 月 23 日開幕,儘管日本當局如火如荼籌備東京奧運,仍難抵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停延燒,東京都甚至 4 度實施緊急事態宣言。讓我們來一同回顧日本媒體報導各方回應,並接著觀察日本當局提出舉辦東京奧運的對策措施,以及探討日本各家媒體在此段期間報導的動線。
Read More最近,各類別的醫學專家、學者都成為台灣媒體相繼邀約採訪對象,但有些醫師並非免疫或公衛專業,或甚至人不在台灣。菲律賓記者找尋醫學專家採訪時,大部分會找當地的醫師組織(Medical society),從中挑選適合的人選受訪。⋯⋯
Read MoreCovid-19 在全球大流行,假訊息也在全球傳播,各種虛假誤導性的新聞與訊息正四處流竄。路透新聞學院委託 YouGov 調查,對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韓國🇰🇷、日本🇯🇵、阿根廷🇦🇷和巴西🇧🇷等 8 國的人民進行線上問卷調查⋯⋯
Read MoreBBC 不只即時播報了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並透過電視、廣播及網路頻道對全國播放,且取消了週五晚間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改播預錄的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此舉引起廣大民眾的反彈,甚至讓 BBC 收到英國電視史上最多的民眾投訴——將近 11 萬人透過 BBC 投訴系統表達不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