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26 會前會!BBC「氣候創意節」與會筆記(5):心得與觀察
台灣的觀眾真的對環境議題冷感嗎?環境類節目非野生動物、海底生物,就只能探討核能或綠電嗎?全球暖化是真的,即刻行動吧!過去的十年已經回不去了,一起想想未來的十年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Read More台灣的觀眾真的對環境議題冷感嗎?環境類節目非野生動物、海底生物,就只能探討核能或綠電嗎?全球暖化是真的,即刻行動吧!過去的十年已經回不去了,一起想想未來的十年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Read MoreBBC 氣候創意節「從發電機到飛輪:BBC 工作室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降低碳排的最新技術和工具」這個講座,分享了許多 BBC Studios 如何在每年產出 2,500 小時節目的情況下,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而在講座「創意與透過 albert 低碳製作」中,筆者也透過影集《BANG》和《007:生死交戰》的創作者分享,看見官方認證的「低碳製作」能如何發揮創意並同時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BBC氣候創意節邀請來自不同類型和平台的開拓性創作者,在當天的兩場講座:「BBC戲劇 The Trick 編劇座談」以及「説故事真的能救地球嗎?」,談討在講述氣候變遷等重要議題時,如何與觀眾建立關聯性,並且促成實際行動。
Read More「如何講述環境議題,才能讓觀眾更有感?」對於這個價值一百萬的問題,BBC 記者夏瑪(Babita Sharma)與 4 位講者在英國媒體龍頭 BBC 主辦的「氣候創意節」(Climate Creatives Festival)上,探討媒體之於環境永續的使命從不同切入點分享,如何以人性化、關聯性與創造共感的方式,提供觀眾有權利知道的氣候變遷資訊。
Read More英國媒體龍頭 BBC 在 COP 26 會議前夕,廣邀各界創意工作者於線上參與一場以環境與媒體為題的「氣候創意節」(Climate Creatives Festival),探討媒體之於環境永續的使命。本文將從與會筆記出發,分享英國媒體如何將環境議題深入淺出的帶給觀眾,以身作則進行「低碳拍攝」(low carbon production)為了環境永續而行動,倡議下一個十年不要再淪為「國際政治口水戰」的傳聲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