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26 會前會!BBC「氣候創意節」與會筆記(4):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
BBC 氣候創意節「從發電機到飛輪:BBC 工作室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降低碳排的最新技術和工具」這個講座,分享了許多 BBC Studios 如何在每年產出 2,500 小時節目的情況下,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而在講座「創意與透過 albert 低碳製作」中,筆者也透過影集《BANG》和《007:生死交戰》的創作者分享,看見官方認證的「低碳製作」能如何發揮創意並同時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BBC 氣候創意節「從發電機到飛輪:BBC 工作室如何激發創新且永續降低碳排的最新技術和工具」這個講座,分享了許多 BBC Studios 如何在每年產出 2,500 小時節目的情況下,激發創新且永續的製作方式。而在講座「創意與透過 albert 低碳製作」中,筆者也透過影集《BANG》和《007:生死交戰》的創作者分享,看見官方認證的「低碳製作」能如何發揮創意並同時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BBC氣候創意節邀請來自不同類型和平台的開拓性創作者,在當天的兩場講座:「BBC戲劇 The Trick 編劇座談」以及「説故事真的能救地球嗎?」,談討在講述氣候變遷等重要議題時,如何與觀眾建立關聯性,並且促成實際行動。
Read More「如何講述環境議題,才能讓觀眾更有感?」對於這個價值一百萬的問題,BBC 記者夏瑪(Babita Sharma)與 4 位講者在英國媒體龍頭 BBC 主辦的「氣候創意節」(Climate Creatives Festival)上,探討媒體之於環境永續的使命從不同切入點分享,如何以人性化、關聯性與創造共感的方式,提供觀眾有權利知道的氣候變遷資訊。
Read More英國媒體龍頭 BBC 在 COP 26 會議前夕,廣邀各界創意工作者於線上參與一場以環境與媒體為題的「氣候創意節」(Climate Creatives Festival),探討媒體之於環境永續的使命。本文將從與會筆記出發,分享英國媒體如何將環境議題深入淺出的帶給觀眾,以身作則進行「低碳拍攝」(low carbon production)為了環境永續而行動,倡議下一個十年不要再淪為「國際政治口水戰」的傳聲筒。
Read More一開場,由葉浩先向馮建三提問,爾後在反過來,但有趣的是,兩人的問題皆不約而同,繞在同一個核心上一一以 BBC 為準的媒體典範。馮建三解釋 BBC 如此受人推崇、被認為是具備公共性媒體典範的原因;葉浩也認同馮建三的看法,但他認為,除了仿效 BBC 以外,新聞媒體還有其他可能典範。⋯⋯
Read More2020 年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傳統媒體被迫數位轉型。封城之下閱聽用戶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然而,身在社群媒體豢養的流行文化中,人們的選擇權又如同海市蜃樓。在這個看似消費者最大卻又虛幻的年代,為了迎合閱聽大眾的品味,媒體業產生重大變革。
Read More聽起來真有點匪夷所思,在崇尚言論自由的英國,BBC 竟連全體記者編輯私人的臉書或推特也管到,要求個人的網上言論既要跟 BBC 口徑一致,也不可對公共事務隨意表態,否則後果自負,輕則警誡,重則飯碗不保。⋯⋯
Read More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其中以影像為主要社交媒介的Instagram更是吸引了各大品牌將之作為推廣的重要平台。傳統新聞室亦乘上這波潮流,BBC即善用Instagram的功能和特性,將新聞轉化為新的形式,使追蹤人數在不到18個月的時間從440萬增加到1000萬以上,成為Instagram上全球最大的新聞帳戶之一。
Read More英國國會現正展開立法程序,將會首次准許電視播映法院的宣判過程。下議院1月16日開始審議的立法草案,名為《2020年皇室法院(記錄和廣播)令》,法案若通過後將准許電視播映高等法院和高級巡迴庭(包括倫敦中央刑事法院)所審理刑事案件法官進行宣判的過程。
Read More為改變女性在傳媒業的弱勢地位,英國廣播公司(BBC)自2017年發起「50:50」行動,號召BBC内部節目内容的参與者和貢獻者中女性比例要達到50%。近期,BBC更積極推廣此一倡議,從根本上做起,與各大新聞院系合作,在新聞專業課程和培訓方面直接加強灌輸男女比例平衡的意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