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I

生成式AI浪潮下 新聞業的機會與挑戰(上)

生成式AI在過去一年來對新聞業造成深遠的影響,為探討如何在使用這項技術的同時保有新聞的核心價值——真實與正確,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在政大公企中心合辦「AI對新聞產業的影響」系列論壇。首場討論的主題是「生成式AI在新聞室的應用:實務案例分享與交流」。論壇的上半場,來自《READr+》的記者李又如、《中央社》媒體實驗室主任宋育泰,以及ETToday專題中心資深記者唐鎮宇,深入探討了AI在新聞業中的應用實例與面臨的挑戰。

Read More

六個國家的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發表了一份題為「六個國家的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調查報告。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以下簡稱生成式AI)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熱潮,並促使許多行業開始採用這一技術。

Read More

台灣選舉年 統獨議題成媒體戰焦點 AI創新敘事促轉型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公布《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研究了橫跨全球六大洲、47個國家的數位媒體發展。

台灣個別國家分析中,指出媒體多由私人公司運營,競爭激烈、內容兩極化的問題日趨嚴重。隨著總統大選在2024年1月舉行,新聞報導焦點著重於與中國緊繃關係。中國宣稱擁有台灣領土主權,有關統一和獨立的不同論點經常在媒體上出現。

Read More

民間團體:防治假訊息的活躍戰力

「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攻擊與台灣社會因應之道報告發表暨論壇」第二場主題為「公民團體如何破解選舉假訊息:成果與挑戰」,邀請到陳偉婷、黃兆徽、林玿弘以及寒山(Tim Niven)共同主講,並由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擔任主持人。

Read More

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防治:台灣做對了什麼?

台大新聞所舉辦論壇「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攻擊與台灣社會因應之道報告發表暨論壇」,其中的第一場為報告發表,邀請到台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洪貞玲、國防大學新聞系教授傅文成、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蔡蕙如共同主講。內容包括:2024大選中的假訊息樣態、大選期間公民團體與媒體如何回應假訊息,以及大選假訊息的挑戰對國內外之啟示。

Read More

五年一次、全球規模最大的印度選舉 如何受到AI造假與審查威脅?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文章指出,人工智慧(AI)生成的造假訊息,可能會干擾本次印度選舉。印度媒體面臨兩大難題:一為AI錯誤資訊引發的風險;二是當局祭出強硬高壓(heavy-handed)的數位法規,可能會反過來威脅到言論自由。

Read More

普立茲獎要求參者揭露AI使用情形 45位入圍者有5人表示使用人工智慧

今年(2024)普立茲獎首度要求新聞類別參賽者需披露作品中人工智慧使用情況。根據普立茲獎評委會主席米勒(Marjorie Miller)統計,今年共收到約1200份報名,入圍45 位,其中有5人在研究、報導、撰寫報名資訊的過程中使用人工智慧。(編按:2024年普立茲獎將於5月6日公布入圍者及得獎者。)

Read More

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報告:有多少新聞網站封鎖了 AI 爬蟲?

在生成式AI時代,OpenAI的ChatGPT和Google的Gemini(原名Bard)可說是AI聊天機器人龍頭。為了讓AI的回答更加精確,它們需要很多資料訓練其大型語言模型(LLM),各國的新聞網站便是資料來源之一。然而,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於2024年2月發佈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在他們研究的10個國家中,有些新聞網站已經封鎖了OpenAI和Google,阻止他們使用AI爬蟲從其網站上抓取資料。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