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4美國總統大選

事實查核的侷限性:在闢謠總統大選影片時,查核記者是否忽視了拜登衰老的跡象?

美國總統大選11月投票之前,兩大黨候選人——民主黨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仍然拉鋸,雙方鹿死誰手仍未可知。不過,美國媒體在關注賀錦麗的選情和政策方針之餘,也回頭詢問了一個問題:在現任的拜登(Joe Biden)宣布退選前,早已有許多影片指出拜登「已經太老了」,卻都被主流媒體「闢謠」,而最終拜登因為無法掩飾的老態,在壓力下退選,於此之前是否拜登衰老的情況已有許多跡象,卻都被事實查和機構所忽略?

Read More

俄羅斯以生成AI進行病毒式傳播 假冒新聞、政府網站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科技呈現飛躍式進展,應用在商業領域與用戶體驗之外,也被濫用於散播錯誤的政治與社會議題資訊。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親俄羅斯立場的社群平台帳號,利用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造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與記者的關於烏俄戰爭的問答。《紐約時報》報導,該影片在俄羅斯Telegram帳號間擴散,並被俄羅斯官方媒體和政府官員轉載。

Read More

美國媒體真的越來越左嗎?《經濟學人》嘗試用數據驗證

美國政治兩極分化愈趨嚴重、裂痕愈加明顯,在2024總統大選年,美國新聞業迫切需要檢視自身、換回閱聽眾的信任,然而公眾對媒體信任度降低早已是自1990年代以來的長期現象,《經濟學人》指出對媒體信任度下降的現象在美國保守派閱聽人當中尤其嚴重,原因之一是共和黨多次公開指責主流媒體存在「自由主義偏見」(liberal bias),認為其因自身自由派立場,而未對保守派公平看待及給予評價——然而,這種說法本身也很難去公正評估,因為在不同立場之下,一方眼裡的事實,往往容易被另一方視為意識形態作祟。

Read More

川普就是影響力最大的右翼媒體?美國保守派媒體在「川普現象」下的屈服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2016年崛起政壇以來,他個人宛如一個「行走的媒體機構」(a walking media institution),縱使右翼媒體輿論在川普參政的早期發出反對之聲,但最終無損他在俄亥俄州舉辦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贏得2016年總統候選人提名,自此美國保守派媒體彷彿只剩下兩種面目:一種是嘗試說服共和黨選民遠離川普卻未果,另一種是直接挺川。

如今在2024年,川普第三度尋求共和黨內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而他的這種在媒體效應上的主導性更為加劇。

Read More

美國總統大選的媒體考驗:若論述再無事實奠基,則民主是否健康存續?

健康、運作良好的民主制度,奠基於大眾能自由獲取透明的公共資訊,因此資訊傳播對政治至關重要,就如美國開國元勛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1822年所寫下的,「一個公眾政府,如果沒有將其資訊提供予大眾,或者大眾無法獲取資訊資訊,那麼它只不過是一場鬧劇或悲劇的序幕,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而《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也曾說過,如果要在沒有報紙的政府,和沒有政府的報紙之間做出選擇,他會選擇後者。

Read More

美妙卻有毒:AI有了政治立場並學會說謊⋯或者只是映照網路世界?

特斯拉執行長、社群平台X(前身是Twitter)擁有者馬斯克(Elon Musk)在2023年3月成立人工智慧(AI)科技公司xAI,7月時他對外介紹公司團隊,當時美國右翼媒體人洛魯索(Alex Lorusso)向馬斯克提問;洛魯索認為如ChatGPT的AI已經開始「編輯真相」,對使用者的提問給出「奇怪的答案,例如有兩種以上的性別」,他想知道這是否為馬斯克決定推出xAI的幕後推動力。

Read More

更難破解的錯假訊息:AI可能如何影響2024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2024年到來,然而回顧自2016年以來,錯假訊息以社群媒體平台為載體,病毒式迅速擴散、使美國社會分歧加劇、極化,種種現象與影響在大選之際最為劇烈,如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進步更使得製造假訊息、操縱內容的成本愈低而識讀難度拉高,不難預見AI勢必會在2024大選中成為侵蝕民主的利器——AI對閱聽人、對新聞工作者、對事實查核機構所帶來的具體挑戰是什麼?又可能如何左右2024美國大選?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