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錯誤訊息

生成式AI假訊息加劇新聞工作的挑戰 建立媒體「白名單」為解決之道

「如何防治虛假訊息」的議題,從 2016 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成為顯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沒想到,七年後的今天,川普再度回鍋白宮,假訊息的問題不僅持續困擾社會,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政治因素讓打擊假訊息的行動受到掣肘;另一方面,生成式 AI 的發展,使得「打假」的技術門檻不斷提升。

Read More

識別網路虛假內容:巴西和哥倫比亞排名墊底 事實查核員表示不意外

「在各國民眾辨識網路虛假內容能力的排名中,巴西和哥倫比亞分別為倒數第一與第二。」

這項排名出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近期發佈的「真相探索」(Truth Quest)報告。該報告針對21個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進行調查,評估各國民眾辨識網路虛假或誤導性資訊的能力,並分析了哪些類型的訊息最具有誤導性。

Read More

認識新聞產製脈絡 平台提供數據 培養選戰錯假訊息抵抗力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所舉辦的「2024年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台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登場。論壇首日的最終場主題為「假訊息、錯誤訊息、生成式訊息在選舉期間的作用」。

作為本場主持人的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表示,全球有半數人口將在今年進行投票,可謂是大選舉年。然而,選民必須依靠真實資訊來做理性選擇,選出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候選人,「錯假訊息的出現,卻打破民主運作的原理」。

Read More

民間團體:防治假訊息的活躍戰力

「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攻擊與台灣社會因應之道報告發表暨論壇」第二場主題為「公民團體如何破解選舉假訊息:成果與挑戰」,邀請到陳偉婷、黃兆徽、林玿弘以及寒山(Tim Niven)共同主講,並由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擔任主持人。

Read More

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防治:台灣做對了什麼?

台大新聞所舉辦論壇「總統大選期間的假訊息攻擊與台灣社會因應之道報告發表暨論壇」,其中的第一場為報告發表,邀請到台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洪貞玲、國防大學新聞系教授傅文成、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蔡蕙如共同主講。內容包括:2024大選中的假訊息樣態、大選期間公民團體與媒體如何回應假訊息,以及大選假訊息的挑戰對國內外之啟示。

Read More

五年一次、全球規模最大的印度選舉 如何受到AI造假與審查威脅?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文章指出,人工智慧(AI)生成的造假訊息,可能會干擾本次印度選舉。印度媒體面臨兩大難題:一為AI錯誤資訊引發的風險;二是當局祭出強硬高壓(heavy-handed)的數位法規,可能會反過來威脅到言論自由。

Read More

事實查核:媒體素養的重要基石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的台灣』雖然是一句平凡無奇的話;但反過來想,如果人們看見的都不是真實,那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媒體素養有著豐富多面的內涵,但其中最基本、也跟人民日常生活最相關的,可說是資訊真偽的辨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台北「讀派」書店舉辦講座「媒體x素養:爸媽、孩子用媒體看什麼?親子共好的重要性」,並邀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教育專員陳柏樺主講。內容包括:查核工作在台灣社會遭遇的挑戰,以及媒體素養普及路上的困難險阻。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