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網路資料!這些年來衰亡的「網站」與「通訊軟體」
社群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依據BuzzFeed News報導,我們在過去十年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訊息,不論是貼文、照片、或是在朋友塗鴉牆上的趣味留言,可能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另外,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一個議題也值得我們注意:「舊的網際網路文化正在逐漸衰弱、消失」。
Read More社群媒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依據BuzzFeed News報導,我們在過去十年放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訊息,不論是貼文、照片、或是在朋友塗鴉牆上的趣味留言,可能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另外,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一個議題也值得我們注意:「舊的網際網路文化正在逐漸衰弱、消失」。
Read More11月最後一天我參加一場〈媒體環境新解方〉的座談會,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當網路新聞逐漸成為主流,如何從網路訂閱獲取利潤,已成為媒體兵家必爭之地。但要讀者付費並非易事,唯有讓讀者打從心裏覺得值得,才可能讓他拿出錢來。而在這場付費競爭中,獨立記者又該如何自處?
Read More在前兩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獨立記者的寫作策略〉中,我談到獨立記者起步之後,要找到一個想專攻的報導領域。但有了領域之後不可劃地自限,需要不斷延伸議題才能持續學習。獨立記者不受版面限制,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完整的訊息,「細節」正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
Read More在上一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中,我提到獨立記者的幾個起步式,包括印一張名片、設立部落格、培養效率的工作習慣、找到一種收入模式等等。接下來再選擇一個你想持續經營的報導領域,獨立記者生涯就開始了。
Read More2009年我成立「環境報導」部落格,開啟獨立記者生涯,拜網路之賜,不必在組織就可以做記者。⋯⋯從十年前的第1個點閱,十年後累積到218萬個點閱。十年、120個月、3,650天,一點一滴的累積,對我個人來說,實現了我成為獨立記者的小小目標。對台灣媒體環境而言,獨立記者也成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