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菲律賓

瑪麗亞.瑞薩與Rappler獲判無罪:菲律賓新聞自由在全球媒體戰爭裡的一場勝仗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新聞網站Rappler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及Rappler的五名董事,近日在備受矚目的「反傀儡法」(anti-dummy case)案件中獲得無罪判決,該案指控Rappler違反了菲律賓憲法對媒體外國持股的限制,將其指為「被外國人控制」。該案從2018年纏訟至今,保護記者委員會(CPJ)指出,瑞薩與Rappler終獲無罪的這一裁決,不僅標誌著Rappler與瑞薩的一次重大司法勝利,也如同為菲律賓依然嚴峻的新聞自由點亮了一盞希望的明燈。

Read More

從杜特蒂到小馬可仕:菲律賓記者昆皮歐遭囚五年 國際組織探視受阻

儘管國際施壓聲浪日漸高漲,菲律賓當局在 2025 年 6 月 16 日,仍拒絕讓「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及其他倡議新聞自由的組織所組成的聯合代表團,探視已遭監禁超過五年的菲律賓記者法蘭琪.梅.昆皮歐(Frenchie Mae Cumpio),此舉再次凸顯菲律賓境內新聞自由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Read More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群時代新聞媒體的挑戰及影響力重建

2024年迎來全球歷史性的「選舉年」,有高達70多個國家舉行大選,而新聞媒體在政治選舉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6月23日及24日舉辦「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今年論壇主題定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邀請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各國的優秀學者、專業記者與會,共同探討專業新聞工作者所面臨的時代考驗。

Read More

民粹主義與兩極化政治日益嚴重 媒體應堅持做對的事報導真實及維護正義

民粹及兩極化政治對台灣而言一直都不是陌生的現象:兩極化政治自黨禁開放、民主政治萌芽開始,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邊支持者的對抗便酣戰至今;而美國在2016年選出了狂人川普,台灣也在2018年迎來了近年最現象級、飽受爭議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一時民粹政治成為最受討論的議題。

Read More

認識新聞產製脈絡 平台提供數據 培養選戰錯假訊息抵抗力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所舉辦的「2024年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台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登場。論壇首日的最終場主題為「假訊息、錯誤訊息、生成式訊息在選舉期間的作用」。

作為本場主持人的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表示,全球有半數人口將在今年進行投票,可謂是大選舉年。然而,選民必須依靠真實資訊來做理性選擇,選出心目中最為理想的候選人,「錯假訊息的出現,卻打破民主運作的原理」。

Read More

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菲律賓場|在美中夾縫中,菲律賓報導應與真實站在一起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2023年6月10日至11日舉行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並以「美中對抗下的新聞專業」為主題。菲律賓場次中,法新社前駐馬尼拉特派員羅恩.洛培茲(Ron Lopez)以自身採訪經驗出發,探討國際媒體視角下菲律賓與美國的結盟關係。青平台副研究員江懷哲擔任與談人,從歷史角度討論中美夾縫之中台灣與菲律賓的共通性,關注台菲公民社會的合作發展。

Read More

小馬可仕上任屆滿百日前夕 馬尼拉資深記者遭槍殺身亡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任屆滿百日前夕(編按:2022年10月8日,小馬可仕就任滿100天),一名資深電台主持人於10月3日遇害身亡。那一天,社群媒體湧入菲律賓同業的哀悼文,他們對這起事件感到震驚,有人難過寫道:「我們又失去一個新聞人」,也有人強調「媒體不是政府的仇人」。

Read More

菲律賓電視台SMNI散布假訊息惡名昭彰 受小馬可仕青睞而崛起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任後,媒體和學界緊盯執政團隊對記者及媒體的態度,主要是擔憂可能重返他父親的獨裁威權,另外加上小馬可仕競選過程中,閃避主流媒體的黑歷史,也讓菲律賓記者在採訪上無不戰戰競競。

小馬可仕上任後惜字如金,公開露面時不太接受媒體的提問。根據主跑府線記者透露,政府發言人的例行記者會上,更規定最多只接受四名記者提問,且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目前未有更多訊息」。

Read More

面對小馬可仕 菲律賓記者如何戒慎恐懼?

還記得今年5月,菲律賓候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當選隔天,我在馬尼拉與多名當地記者有約,他們都是我雅典耀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同學。聚會幾個小時前,有朋友說「難過到無法赴約」,甚至有人說「要不大家見面一起抱頭痛哭好了」,可以感受到新聞界的一片哀嚎及低迷的氛圍。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