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揭各社群新聞接收差異 X平台用戶重視時事追蹤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4年九月發佈的一項報告中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皆有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內容的習慣。而在該研究中心於今年三月對約10,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美國人在TikTok、X平台(前身為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等四個主要的社群媒體中,瀏覽新聞的方式差異很大。
Read More2024年12月1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24年九月發佈的一項報告中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皆有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內容的習慣。而在該研究中心於今年三月對約10,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美國人在TikTok、X平台(前身為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等四個主要的社群媒體中,瀏覽新聞的方式差異很大。
Read More2024年04月3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舉辦「優沙龍」活動,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擔綱主持,邀請知名媒體工作者黃哲斌,以「生成式AI與抖音浪潮下的新聞業」為題,暢談新聞產業面對當代數位環境及Z世代受眾,有何挑戰及如何展開新局。
Read More2023年11月9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美國媒體《Axios》與《Digiday》日前皆報導新聞媒體在臉書(Facebook)上的流量下降。根據《Digiday》的報導,將今年8月與去年8月的數據相比,臉書流量損失最多的三家媒體,分別為《太陽報》(The Sun)、《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和《衛報》(The Guardian),它們的流量都比去年下降了約八成。
Read More2023年03月2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由國家出面,想辦法讓谷歌(Google)和臉書(Facebook)等跨國科技平台為在地新聞連結合理付費,近來已成為全球性議題,特別是澳洲在2021年2月通過「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Bargaining Code)」,直捋虎鬚的果敢行動,更是引發不少迴響。即使對科技巨擘向來友善、數位管制(regulation)嚴重落後的台灣,顯然也受到鼓舞,並有學界和跨黨派立委提出類似立法倡議。
Read More2023年02月16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最近,獲邀參加幾場「媒體識讀」分享,對象都是中小學老師,因而接觸一些熱情溫暖的教育工作者。在他們眼中,「媒體識讀」的主角戲份,社群媒體已超過傳統主流媒體,原因是,學生們幾乎都在社交平台上。
Read More2022年11月1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數位化時代開展、社群網站興起後,新聞媒體即便從傳統紙本轉型網路,但媒體過去賴以為生的廣告收益卻大筆大筆的流向Facebook、Google等免費使用新聞內容的數位巨頭;鑑於新聞媒體作為民主制度重要運作支柱的作用,英國議會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針對新聞機構的永續運作展開調查、同時參照澳洲《新聞媒體與數位平臺強制議價法》(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Bargaining Code),研擬英國本國的新聞議價法案,欲強制Meta(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群平台的母公司)和Google支付廣告分潤費用予新聞業者。
Read More2022年11月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數位平台轉載新聞內容而獲取大部分的廣告收益,卻不付費給新聞業者,因此全球新聞業者積極向數位平台爭取更多分潤。繼澳洲通過《新聞議價法》後,加拿大政府也在2021年4月起公布了《線上新聞法》草案,希望透過立法要求Google、臉書等社群平台為刊登新聞內容付費。儘管加拿大新聞媒體協會極力支持此法案,但許多小型獨立媒體業者憂心,該法案的受益者仍以大型媒體集團為主。在來自各方的反對聲浪下,《線上新聞法》可能會在2023年後才完成立法。
Read More2022年10月13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政大傳播學院「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5月5日,以「記者獨立之路,荒蕪或盛開」為主軸,邀請《焦點事件》創辦人孫窮理、《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分享獨立記者的經驗談,以及在後臉書時代下,媒體的挑戰與發展,並由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老師擔任主持人,因應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講座以線上方式舉行。
Read More2022年06月3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不到半年,社交平台假消息傳播與政治廣告投放備受關注。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於5月23日表示,計劃在平台上與學者和研究人員分享更多政治廣告的相關數據資料庫,作為增進開放研究與透明度項目(Facebook Open Research and Transparency,簡稱FORT)的一部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