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為了下一代的書寫 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關注國際氣候政治
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報名件數 46 件,入選 5 件,最終由《聯合報》及願景工程基金會的作品《99% vs 1%的戰爭:COP27直擊與台灣生存解析》奪下大獎。報導用文字、圖片、現場影像呈現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氣候正義戰爭,更從台灣視角出發,借鏡國外碳權新制提出台灣國內碳定價的解方。
Read More2023年09月2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隨著網路新媒介時代的來臨,傳播方式早已不限於文字、影像、聲音等單一載體,如何結合多種敘事方式,並做出有層次的結構與鋪排,才有機會抓住閱聽人的注意力,並讓欲呈現的議題獲得重視。
Read More「眾人齊鳴,發出風雨時代最響亮的聲音。」雖然這段介紹很 chill,但確實是我對《鳴人放送》的期許,希望透過邀請各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從與編輯對談中所產生的觀點,透過這些 voicer 的齊鳴,希望能創造出「復古」的全新感受。
Read More孫揚明、王震邦和另一位聯合報記者汪士淳,是聯合報系六月三日當晚最靠近衝突現場的三名記者。六月三日晚間,軍隊大舉進城的消息傳到和平賓館。孫揚明和汪士淳商量了一下,說好汪士淳進入天安門廣場留守;孫揚明騎腳踏車往沿著長安大街往西奔,尋找軍隊和民眾的接觸正面。王震邦則在南池子大街,隔長安大街觀察情況,事實上,當時再想接近廣場,也已經過不了長安大街。
Read More胡元輝也是在行李轉盤邊遇上「個體戶」司機招攬生意。他比高源流晚三天,六月七日晚間降落首都機場。 胡元輝當時是《自立晚報》採訪主任,他也是第一次到北京,來接下駐京記者黃德北的棒子。黃德北從學運初期就在北京採訪,經歷廣場抗議、學生絕食、解放軍進城鎮壓,身心俱疲,而且經費用盡,有些帳單需要胡元輝來「解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