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主退化的浪潮中,社群媒體該如何負起責任?
今年初發生美國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闖入的騷亂事件,推特因此對川普的帳號進行永久鎖定;臉書及旗下的 IG 也跟進臨時封鎖川普的帳戶。過程中,不只川普受到強烈的政治批評,社群媒體更遭受了多方的議論,社群媒體的商業模式對民主造成的傷害也引起一波討論與反省。⋯⋯
Read More今年初發生美國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闖入的騷亂事件,推特因此對川普的帳號進行永久鎖定;臉書及旗下的 IG 也跟進臨時封鎖川普的帳戶。過程中,不只川普受到強烈的政治批評,社群媒體更遭受了多方的議論,社群媒體的商業模式對民主造成的傷害也引起一波討論與反省。⋯⋯
Read More2018 年金融巨鱷索羅斯曾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警告「社群媒體對社會的威脅」。演算法以「政治、犯罪或悲劇」一言蔽之何謂「新聞」,導致極右主義橫行、假新聞滿天飛。網路時代為新聞媒體帶來數位轉型,如今社群平台的壟斷和 AI 人工智慧的崛起,新聞業者正面臨空前絕後的困境。
Read More雖然呼籲廢除的川普任期結束,但是新任總統拜登也曾表示贊成廢除⋯⋯
美國《通信端正法》第 230 條保障網際網路服務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對其他用戶在網路平台上發布的內容享有豁免權,並保障網路服務提供者只要「立意良善」,就不會因為移除或審核第三方提供的惡意內容,而背負法律責任。
2020 年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傳統媒體被迫數位轉型。封城之下閱聽用戶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然而,身在社群媒體豢養的流行文化中,人們的選擇權又如同海市蜃樓。在這個看似消費者最大卻又虛幻的年代,為了迎合閱聽大眾的品味,媒體業產生重大變革。
Read More美國 2020 年總統大選距今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是許多社群媒體使用者對於多數平台上看到的政治性內容感到筋疲力竭。皮尤研究中心於 7 月 13 日至 19 日針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該調查顯示約 55% 的成年社群媒體用戶表示,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政治性的貼文和討論感到「厭倦」。
Read More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美國社區調查數據的分析顯示,邁入職業生涯中年的新聞工作者(年齡在 35 至 54 歲之間)大量的衰退,受到最大的打擊。
這個分析對於美國新聞從業者來說,在這個困難的時期,當冠狀病毒爆發後,造成了裁員、損失廣告收入和其他更多的挑戰。
Read More由中國武漢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世界各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美國的確診病例已高達 174.5 萬,其中,已有超過 10 萬人不敵疫情而喪命。為了讓新聞工作者可以更清楚的報導各州的醫療系統狀況,ProPublica 研發了一項以大數據分析病床使用率的工具。
Read More《紐約時報》對戰鬥飛越機致敬隻字未提,《華盛頓郵報》則對川普搞錯重點表示憤慨。相形之下,台灣媒體因為川普近期表現仇中,有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對川普及挺川普的「福斯電視台」多所偏愛,顯示在國家利益考量下必須擁抱川普的微妙心態。隨著美國社會內部矛盾在疫情中持續加劇,以及美國大選年底即將到來,更深入的觀察恐有必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