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端傳媒

【端Plus獨立記者工作坊】獨立記者不只是報導者,更是「產品經理」!——端傳媒談提案要領,為你的選題找到支持

在成為獨立記者後,如何向媒體或組織提案,獲得金錢、人力等資源以完成報導,是記者們需思考的問題。端Plus獨立記者第二場工作坊,以〈Pitch Perfect:如何為你的選題找到支持?〉為題,由端傳媒國際組主編甯卉主講。甯卉表示,國際線通常是最沒有資源的路線,但因為經常需要出國採訪,報導卻是最貴的;因此,藉提案為選題找到支持相當重要。

Read More

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圓滿落幕 得獎作品主題多元 涵蓋國際政經局勢 關注台灣社會議題

由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辦的「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於 11 月 15 日圓滿落幕。本次由 93 件入選作品,共同角逐 17 座獎項。今年首度將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深度報導獎」分拆為短篇及長篇,希望能藉著有限資源,鼓勵更多優質作品的產製。

Read More

【端Plus獨立記者工作坊】深度報導寫作:如何用人物與場景講好故事?從平凡細節看記者捕捉能力!

作為一名記者,如何將新聞報導寫得生動,讓讀者有如親臨現場,需掌握技巧與歷經長時間磨練。端傳媒舉辦第一場獨立記者工作坊,以「深度報導寫作:如何用人物與場景講好故事?」為題,由端傳媒副總編者吳婧主講,以多年來的媒體經驗分享深度寫作的要領,以及採訪時需注意的細節。

Read More

【端傳媒「如何守護獨立報導」系列講座】獨立記錄為何重要?讀者、記者和媒體的角色與困境

端傳媒「端 Plus 會員計畫一週年活動」以「如何守護獨立報導」為主題,舉辦系列座談,端傳媒執行總編吳婧表示:「我們相信守護新聞的獨立性,就是守護你我的獨立性。」端傳媒希望透過系列講座讓更多人意識到獨立記錄的重要性,並賦權給每一個人,成為獨立記錄的參與者和守護者。

Read More

全球威權政府復辟 記者如何在獨裁統治的狹縫中尋找新聞自由的微光?

近年在歐洲、在亞洲,都出現了威權復辟的民主危機,這種現象同時也威脅著新聞自由與記者人身安全,鑑於新聞自由可說是民主實踐不可或缺的要件,《端傳媒》針對這個主題,舉行「當社運退潮,威權再臨,紅線下的記者如何繼續做新聞?」季度圓桌會議,邀請曾駐白羅斯的獨立記者Fiona Chow和《經濟學人》駐緬甸記者 、《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高級編輯周浩霖分別分享在威權政府的狹縫中,嘗試躲避或是越過紅線,尋找一絲自由微光的故事經歷。

Read More

陳裘德XIrvin PekmezX甯卉|引發波黑國家級問責風暴的中國呼吸機,我們的跨境合作調查

你知道一篇跨境調查報導被推送到手機前,需經歷多少波折?跨境調查報導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出現為新聞行業帶來哪些啟發與挑戰?端傳媒特約記者陳裘德、巴爾幹調查報導網絡波黑記者 Irvin Pekmez,與端傳媒國際組主編甯卉對談。希望讓讀者了解跨國調查報導如何促成、協作,他們怎麼透過跨境合作抽絲剝繭,揭開呼吸機亂象的面紗,一步步逼近真相。

Read More

李志德|香港渣華道的日與夜(4): 「Mass Media」還是可能的嗎?

付費牆建了又拆,不得不說是台灣《蘋果》經營戰略上的重大挫敗。看在新聞界眼裡,恐怕都無法高唱「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如果《蘋果》和《端傳媒》( 連同其它如《報導者》、《天下雜誌》這樣中型媒體 ) 的經驗有其意義,那麼回頭問這個問題:未來,是不是還會有「『大眾』傳播媒體」(mass media)?

Read More

2020 卓新沙龍紀實 No. 2/陳虹瑾|從數據與故事出發,我們如何追蹤「一帶一路」沿線國現況

陳虹瑾是專題報導的印尼篇作者,斯里蘭卡與馬來西亞篇的編輯,平常也會看讀者留言。她說,其實在開編輯會議的時候,他們都會互相提醒,其問題意識是呈現工程的現狀與理想狀態間的差距,以及差距形成的原因。「這是我們本身的問題意識。當然還是被一些讀者挑戰,那你怎麼回應這些挑戰?就是靠著你自己去當地真正發現的東西。」

Read More

李志德|香港渣華道的日與夜(3):在警察與群眾之間,記者良心該在的位置

2019 下年半,每逢周六、周日就是抗議者和警察街頭對抗最激烈的時刻,在反送中街頭抗爭最激烈的時刻,一旦照片裡的抗議者、被捕者有一點點特徵能被辨認出來,憤怒的留言就如洪水一樣淹沒這則貼文。⋯⋯最重要的問題是:街頭抗議的照片,一旦拍到抗議者正面,或者足以辨認的側面,該怎麼刊發,甚或,要不要刊發?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