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

六個國家的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發表了一份題為「六個國家的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調查報告。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以下簡稱生成式AI)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熱潮,並促使許多行業開始採用這一技術。

Read More

台灣選舉年 統獨議題成媒體戰焦點 AI創新敘事促轉型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公布《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研究了橫跨全球六大洲、47個國家的數位媒體發展。

台灣個別國家分析中,指出媒體多由私人公司運營,競爭激烈、內容兩極化的問題日趨嚴重。隨著總統大選在2024年1月舉行,新聞報導焦點著重於與中國緊繃關係。中國宣稱擁有台灣領土主權,有關統一和獨立的不同論點經常在媒體上出現。

Read More

新聞迴避比例創下高峰 近四成民眾因新聞感到「疲憊」

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6月發布《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使用市調公司YouGov針對47個國家、94,943名成年人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報告中除了探討新聞消費的各個面向,也討論到「新聞迴避」(News avoidance),當中發現,選擇性迴避新聞的比例創下高峰,是《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自2012年首次發布以來的最高紀錄。

Read More

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報告:有多少新聞網站封鎖了 AI 爬蟲?

在生成式AI時代,OpenAI的ChatGPT和Google的Gemini(原名Bard)可說是AI聊天機器人龍頭。為了讓AI的回答更加精確,它們需要很多資料訓練其大型語言模型(LLM),各國的新聞網站便是資料來源之一。然而,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於2024年2月發佈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在他們研究的10個國家中,有些新聞網站已經封鎖了OpenAI和Google,阻止他們使用AI爬蟲從其網站上抓取資料。

Read More

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23年新聞產業的20項研究成果 在2024年仍然適用

2023年,新聞業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社群媒體生態變化、許多國家的新聞自由受到限制,以及世界各地對新聞媒體的不信任日益增長等。儘管存在這些趨勢,許多勇敢的記者仍然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堅持工作。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以下簡稱路透新聞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七份報告、兩份概況介紹和幾篇學術論文中記錄了新聞生態系統的變化。以下是路透新聞研究所在2023年的20項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在2024年仍然有其價值。

Read More

新聞播客以開放式談話最受歡迎 歐洲各國仍由公廣帶頭衝刺

為了解世界各國新聞播客的消費情況,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公布202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調查報告中發現:新聞類播客中,較具主持人個人風格的開放式談話(extended chat)最受閱聽人喜愛,而且這類節目男性主持風格強烈;而相較於美國新聞播客多由商業媒體製作,英國和北歐國家則由公共廣播帶頭,並以原生的新聞播客或訂閱制找到生存之道。

Read More

閱聽人對「演算法挑新聞」持懷疑態度 熱情和興趣是影響關鍵

為了衡量人們對演算法選擇新聞的態度,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對世界各國進行了網路調查,主要提出三個問題:
是否認同「演算法根據『個人過去新聞消費行為』或『朋友的新聞消費行為』自動選擇新聞」是獲取新聞的好方法?以及「編輯和記者」人為選擇是挑選新聞的好方法。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