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深度報導

2024卓新沙龍紀實 No.3|人物採寫–深度報導的流量密碼

「越訪你會越小心,因為你會知道,人有很多面。」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4卓新沙龍第三場「替你的深度報導上色賦魂—如何以人物特寫深化專題報導?」講座,邀請到簡竹書主講。簡竹書曾任職於《壹週刊》人物組,現為《鏡週刊》人物組副主任。在本講座中,她透過兩則報導分享她的報導動機與方法論,以及從多年採訪經驗中淬煉的採訪訣竅。

Read More

從即時新聞的百米短跑到深度報導的崎嶇山路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向來以充滿人性溫度的深度報導聞名,但你知道《報導者》也開始擴張版圖,即時回應當下的重大新聞事件嗎?在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舉辦的講座「我是記者:調查報導修練術」當中,《報導者》主編,同時也是採訪主任的張子午分享新聞寫作的策略與技巧,以及自己長年不懈關注冷門議題的精神源流。

Read More

【端Plus獨立記者工作坊】深度報導寫作:如何用人物與場景講好故事?從平凡細節看記者捕捉能力!

作為一名記者,如何將新聞報導寫得生動,讓讀者有如親臨現場,需掌握技巧與歷經長時間磨練。端傳媒舉辦第一場獨立記者工作坊,以「深度報導寫作:如何用人物與場景講好故事?」為題,由端傳媒副總編者吳婧主講,以多年來的媒體經驗分享深度寫作的要領,以及採訪時需注意的細節。

Read More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上筠X姚惠珍|追查的渴望・希望社會更好的使命感

「這是會讓人上癮的事,就像毒癮一樣。」⋯⋯儘管採訪可能遇上重重阻礙,讓人懷疑自己為何要自討苦吃,但每當報導刊出後,見證報導問題能有所改變,證實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便是記者們投身新聞行業最希望能達到的目標,也是調查報導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Read More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雪莉|深度調查報導應做到Harsh but Fair

「我覺得做任何專題,都應該要寫到讓被抨擊的人買單。」

李雪莉坦言,當爭議性高的報導初刊出時,即便立論與證據皆十分紮實,她依舊會感到緊張,擔憂接到相關人士的抱怨、批評電話。但她堅信,若是內容處理得足夠公平,即便相關人士有再多不滿,其實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Harsh, but Fair.」這便是她製作深度調查報導的信念。

Read More

2019卓新沙龍紀實 No. 3/陳廷宇|獨立特派員:我們與惡的距離—談深度專題報導的挑戰

「我們的特色是不置身事外,永遠跟民眾站在一起。」陳廷宇經常提醒記者,身為獨立特派員的一份子,發想題目時要不斷的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 獨立特派員什麼題目都做,但特別著重在弱勢的、人家不報的、冷門的議題,盡可能去同理那些被記錄者的心情。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