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雪莉

非虛構寫作旅程指南

讀書共和國集團為鼓勵創作者與研究者以紀實文學的方式書寫本土議題,推出「紀實文學出版孵育計畫」,並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系列講座「臺灣人寫臺灣事」,邀請到《報導者》營運長李雪莉主講「不只是報導:採訪的推進、界限與倫理掙扎」。她凝縮自身的新聞實作經驗,提供從方法論到採訪倫理的許多實務建議與心法,並分享許多報導的幕後花絮。

Read More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社群時代新聞媒體的挑戰及影響力重建

2024年迎來全球歷史性的「選舉年」,有高達70多個國家舉行大選,而新聞媒體在政治選舉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6月23日及24日舉辦「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今年論壇主題定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邀請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各國的優秀學者、專業記者與會,共同探討專業新聞工作者所面臨的時代考驗。

Read More

新聞社交時代如何與讀者交往? 運用媒介達成傳播目的才是關鍵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主辦的Media Talks媒體沙龍論壇,2024年以「我們世界與下一波新聞業We World and Journalism」為主軸,第二場講座邀請了《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李雪莉與《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人暨法客電台主持人楊貴智,並由政大傳院副教授方念萱擔任主持人。兩位講者以「新聞社交時代?報導者與法客電台如何交往讀者」為題,分享他們在數位時代與讀者聯結的經驗與策略。

Read More

第22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Podcast新聞節目獎|用聲音帶聽眾走入中央山脈 報導者《The Real Story》關注移工家庭孕養難題

第22屆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The Real Story》奪下獎項。在台灣制度化引入移工政策30年之際,系列聲音調查報導關注移工爸媽在台生育困境,用聲音呈現移工媽媽在工作與孩子之間的有限選擇以及失聯移工在中央山脈中建立的互助網與工寮「安親班」,探討異地成家的可能性。

Read More

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李雪莉:我們相信台灣的記者有能力做出很好的國際新聞

「在黑夜之中其實月光會指路,所以我們要常常仰頭看看星空,月亮和星空會告訴我們其實有一盞光在那邊等著我們。」本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由《報導者》的作品《世紀之戰裡的毀滅與圖存——俄烏戰爭5個月全紀錄》奪下大獎。

Read More

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新聞敘事創新獎|一氣呵成的沉浸感體現數位敘事創新性 《報導者》作品脫穎而出獲殊榮

榮獲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新聞敘事創新獎殊榮的是《報導者》團隊〈交友 x PUA x 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製作團隊包括:柯皓翔、洪琴宣、劉致昕、江世民。新聞敘事創新獎由Meta獨家贊助,Meta大中華地區媒體合作伙伴負責人吳子敏擔任頒獎人。

Read More

時間裡的同行者,非虛構寫作背後的生態條件

為什麼新生代的記者越來越想成為「作者」?非虛構寫作的薪火在台灣能否重燃?在「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的第一季作品發布會中,Matters Lab及「在場獎學金」發起人張潔平、《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端傳媒國際組主編寧卉,以及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一同探討「時間裡的同行者,非虛構寫作背後的生態條件」。

Read More

李雪莉|她眼中的世界:身為報導者

「我們終於可以好好說話了。」台灣解嚴的那天晚上,資深記者李雪莉的父親對她說。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她並不清楚那句話的含意,多年之後回顧才發現,這句話貫穿了她整個生命的核心。李雪莉分享她浸淫新聞界多年的心得:從商業媒體到公共媒體的箇中原由、新聞工作的典範轉移,以及新聞界的性別平權觀察等。

Read More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上筠X姚惠珍|追查的渴望・希望社會更好的使命感

「這是會讓人上癮的事,就像毒癮一樣。」⋯⋯儘管採訪可能遇上重重阻礙,讓人懷疑自己為何要自討苦吃,但每當報導刊出後,見證報導問題能有所改變,證實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便是記者們投身新聞行業最希望能達到的目標,也是調查報導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Read More
  • 1
  • 2
https://www.youtube.com/live/R5oyVTVr1kc?si=8CylY4x6HiT1Km37
2024_第二十三屆卓越新聞獎_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