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聞自由

在鑼鼓喧天的資訊戰中酣睡

「當中國用錢來買輿論、買世界、買大家想法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抵抗?我們一個是用民主抵抗,一個用自由抵抗。」

台灣勵志協會舉辦講座「中國威權滲透對台灣新聞自由的影響」,邀請到前台北市議員,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簡余晏主講。內容包括:不實訊息的新路徑、台灣的國際宣傳方向、相關立法之阻力等。

Read More

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中國場|中國新聞黑暗時代 媒體人如何在黑洞裡探求光亮

輕快的旋律響起,緊接著一個明亮而沈穩的聲音說道:「大家好,歡迎來到不明白播客,我是主持人袁莉。」紐約時報亞洲科技專欄作家袁莉,主持Podcast節目《不明白播客》至今一年多。曾以英文寫作多年、長居外地的袁莉,這一年來以中文對談,報導中國白紙運動、專訪流亡者、談國際政治,也報導中國年輕人的就業困境。她說:「我感覺我需要和中國人直接對話。」

Read More

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緬甸場|軍政府主政 人民擁抱槍枝 動盪政治下緬甸記者仍繼續行動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假台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舉行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本次論壇主題為「美中對抗下的新聞專業」。緬甸場邀請《緬甸前線》資深編輯周浩霖主講,他以「持續關注緬甸危機:對抗一個由北京與莫斯科撐腰的政權」為題,深入探討緬甸現況。《報導者》特約記者楊智強擔任與談人,台亞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為本場次主持人。

Read More

記者遭監禁、流放及司法迫害 中美洲數國新聞自由瀕臨危機

《路透社》報導曾指出,對記者而言最危險的區域不是槍林彈雨的戰場,而是中南美洲。在2022年估計有30位以上的中南美洲記者遇害,此區的新聞業面臨多種類型的暴力,包括政府的騷擾與法律的迫害。

近期,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的記者都在警告此地區的新聞自由瀕危,幾間當地的代表性媒體都面臨著專制政府的壓力。

Read More

RSF公布2023年新聞自由指數 亞洲專制國家墊底 AI新聞內容農場增長

「無國界記者」(RSF)於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表「2023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2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調查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環境,不到三成的國家與地區表現良好,高達七成的新聞業環境「糟糕」(bad)。新聞自由不只受到政局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演變,本次報告也提到了假內容產業帶來的威脅與危害。

Read More

《香港國安法》限制言論與新聞自由 海外媒體可行嗎?

香港新聞自由急遽惡化,多個香港媒體被迫關門大吉並面臨法律訴訟,200多名記者流亡到海外,堅持做關鍵且獨立的報導益發困難。根據英國跨黨派香港小組(Hong Kong All 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在4月發布的報告指出,《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實施以來,至少18名記者被捕、8間新聞機構停業、近1000名媒體從業人員失業,其中多數選擇轉行。

Read More

香港新聞自由逐年惡化 黎智英獲美議員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香港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在近年急速緊縮。無國界記者發表2022年度「新聞自由指數」(Press Freedom Index)統計180個國家與地區排名,香港從2021年的80名大幅跌落到第148名,為跌幅最多的地區(編按:2023年公布的數據,香港排名回升至第140名)。具有代表性的傳媒大亨黎智英獲罪入獄服刑也受到各界關注,不只關乎其個人命運,也牽引香港民主與自由的發展。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國家可以管制媒體嗎?NCC、數位中介法效應下的新聞業與言論

為管制假訊息並建構安全的網路環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2022年6月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不料引發網路平台業者、媒體業者強烈反彈。《ETtoday》總編輯林妏純指出,這項草案規定被主管機關認定為「不實」的資訊,平台就要配合下架,將可能為新聞產製帶來寒蟬效應,對新聞自由是一大打擊。

Read More

香港新聞自由的哀歌

「就像風箏飛得再高,隨時都可以收回到籠子裡去。」
「飛地書店」與「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共同舉辦《新聞自由的幽靈》新書座談會「香港新聞自由的哀歌」,本書作者、國際知名傳播學者李金銓應邀出席主講,並由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擔任主持人。內容包括:香港新聞自由的演變、《國安法》的起因與影響、以及另類媒體的機會。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