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卓新沙龍紀實 No.4|現實與理想衝撞下形塑記者形象 陳良榕:記者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奮鬥
當提到到蝙蝠時,大家除了會浮現電影《蝙蝠俠》的主角身影,可能還會想到躲在洞穴中真實蝙蝠;而在《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則是一種想要當鳥類、也想要當獸類的兩面動物。本次卓新沙龍的主講人陳良榕,就以「蝙蝠型記者」自居。
Read More2023年12月2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當提到到蝙蝠時,大家除了會浮現電影《蝙蝠俠》的主角身影,可能還會想到躲在洞穴中真實蝙蝠;而在《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則是一種想要當鳥類、也想要當獸類的兩面動物。本次卓新沙龍的主講人陳良榕,就以「蝙蝠型記者」自居。
Read More2023年12月2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上週《卓越新聞電子報》刊出台大新聞所訪問學者聶維斌(Neal E. Robbins)主講的「How to be a good and better journalist」(進步不停息的記者之路)演講內容全文第一部分,本週接續刊登第二部分。
Read More2023年12月20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於2023年11月7日舉行小型演講會,由台大訪問學者聶維斌(Neal E. Robbins)主講,以「How to be a good and better journalist」(進步不停息的記者之路)為題,與台大新聞所學生分享從事新聞業的技巧與心得。
Read More2023年12月1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大新聞所於2023年10月6日舉辦「與AI同行:探討新聞傳播產業與教育的挑戰與未來」論壇,下半場由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蔡蕙如主持,邀請到銘傳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賴玉釵、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怡志、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唐士哲、輔仁大學新聞系主任陳順孝,分享對「AI與新聞教育未來」一題的看法,及目前在教學現場的實踐方式。
Read More2023年11月23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點開《上下游新聞市集》網站首頁中的贊助連結,新跳出來的頁面中,有兩串數字不停變動,最後停在「10年來發表9,665則新聞文章」與「2021年月平均114萬瀏覽頁數」。作為2023年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的得主,《上下游新聞市集》以有限的人力和資源,完成如此數量的新聞同時也獲得大量關注,是在評審過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評審召集人張錦華在感言中,用「大家很難想像」的文字,描述《上下游新聞市集》的這番產出與成績。
Read More2023年11月2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灣的地震、天然災害頻仍,但在災難報導中,記者的種種烏龍行徑卻使其被貼上「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標籤。記者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職業嗎?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講座「媒體x記者: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天災人禍怎麼報?」,邀請到政大廣電系教授許瓊文和三立新聞台副總監王若庭擔任主講人,以災難新聞為切入點,暢談各自對於新聞媒體的觀察與未來期許。
Read More2023年08月1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從業人員所產製的內容、社會影響與產業環境等等,向來是無數傳播學者所深入研究探析的重點,但傳播學界的研究,對於第一線的記者編輯等業界人士來說,是否有實際作用?新聞工作者如何看待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著作成果?
Read More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的2023年卓新沙龍來到第三場,講者為《商業周刊》主筆鄭郁萌,其以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與妻子王素梅的專訪〈親愛的憂鬱症家人〉,獲得2022年卓越新聞獎「特寫新聞獎」。本次講座鄭郁萌以〈有些故事只有你能寫出來——人物採訪的情與境〉為題,分享她從業20年來,撰寫人物專訪的經驗與訣竅。
Read More2023年05月1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無國界記者」(RSF)於世界新聞自由日(5月3日)發表「2023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23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調查180個國家與地區的媒體環境,不到三成的國家與地區表現良好,高達七成的新聞業環境「糟糕」(bad)。新聞自由不只受到政局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演變,本次報告也提到了假內容產業帶來的威脅與危害。
Read More「對受訪者有意義的事,對讀者未必有意義。」
2023年第二場卓新沙龍的主題是「一張財報到媽的多重宇宙—小記者到採訪主任14年財經媒體路」,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到2022年以〈真假ESG面面觀〉榮獲「財經新聞獎」的《今周刊》副總編萬年生主講,並由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主持。萬年生除了分享他14年的新聞心路,更分享財經記者的養成心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