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聞專業

想像受眾如何影響記者的外觀與說話方式

伊利亞·包威爾斯(Elia Powers)的新書《演出新聞:身份、權威與中立神話》(Performing the News: Identity, Authority, and the Myth of Neutrality),整理了幾十年來的研究,聚焦於受眾對廣播與電視記者播報呈現的評價,還有隨之帶來的影響。包威爾斯訪談多位記者與相關業界人士,探討了不同記者的外貌、聲音與想像受眾(imagined audience)的關係,以下是作者為這本書提出的重點摘要。

Read More

民族誌結合新聞報導 探討中美洲毒販與原住民衝突

來自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的調查記者胡安·何塞·馬丁內斯·多布伊松(Juan José Martínez D’Aubuisson)與布萊恩·阿韋拉爾(Bryan Avelar)發表了雙語、詳達逾60頁長篇報導《莫斯基蒂亞:淹溺於古柯鹼的宏都拉斯叢林》(The Moskitia: The Honduran Jungle Drowning in Cocaine)三部曲,並獲得了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頒發的「奧爾特加·加塞特獎」(Ortega y Gasset Awards)

Read More

如何撰寫優質的長篇深度報導?來自拉丁美洲得獎記者的15條建議

新聞工作的內涵,是將真實故事傳達給大眾,而新聞寫作與敘事就是記者講述故事的「工具」,其寫作形式、運用文字的文筆和寫作節奏,在描寫真實事件的非虛構寫作當中,重要性亦同等於故事本身——而能夠深深觸動讀者、並提供豐富詳實資訊的優質長篇報導,在寫作上有什麼技巧和應該注意之處呢?

Read More

「調查性新聞」實戰指南:來自專業調查記者的7個建議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塑造了「調查記者」堅持挖掘新聞真相的正義形象,不論是調查水門案《大陰謀》,到《郵報:密戰》、《驚爆焦點》、《她有話要說》等熱門電影,都描繪了調查記者努力不懈地追求真相、揭露權力圈內黑幕的故事,鼓勵了許多人走向成為調查記者之路,成為許多人嚮往的職業。

Read More

美國總統大選的媒體考驗:若論述再無事實奠基,則民主是否健康存續?

健康、運作良好的民主制度,奠基於大眾能自由獲取透明的公共資訊,因此資訊傳播對政治至關重要,就如美國開國元勛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1822年所寫下的,「一個公眾政府,如果沒有將其資訊提供予大眾,或者大眾無法獲取資訊資訊,那麼它只不過是一場鬧劇或悲劇的序幕,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而《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也曾說過,如果要在沒有報紙的政府,和沒有政府的報紙之間做出選擇,他會選擇後者。

Read More

從即時新聞的百米短跑到深度報導的崎嶇山路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向來以充滿人性溫度的深度報導聞名,但你知道《報導者》也開始擴張版圖,即時回應當下的重大新聞事件嗎?在媒體識讀教育基金會舉辦的講座「我是記者:調查報導修練術」當中,《報導者》主編,同時也是採訪主任的張子午分享新聞寫作的策略與技巧,以及自己長年不懈關注冷門議題的精神源流。

Read More

帶外媒上山下海 彭昱融的Fixer經驗談

台灣近年日益成為外國媒體的報導焦點,每次總統大選,更是吸引大批外國媒體來台採訪。然而,這些外國記者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好的報導切角,以及找到適合的受訪者?

這時,若有位熟悉台灣政治社會情勢,同時具備良好外語能力的助手,幫助他們研究、邀訪、翻譯,讓他們來台採訪行程更順利,這個角色在新聞業又稱作「Fixer」。

Read More

優秀記者如何更上一層樓(Ⅲ)

本週《卓越新聞電子報》繼續刊出台大新聞所訪問學者聶維斌(Neal E. Robbins)主講的「How to be a good and better journalist」(進步不停息的記者之路)演講內容全文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請參見連結)。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