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聞倫理

重大災害報導精神受創、網路騷擾霸凌 加拿大過半記者有心理健康問題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加拿大新聞從業人員面臨嚴峻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創傷一方面來自記者需要報導重大災害事件的職業特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社交平台興起,網路上對記者的騷擾與攻擊日益嚴重。有鑑於這些攻擊行為恐影響新聞自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率先推出多項措施,提供第一線記者所需的心理資源。

Read More

請媒體停止麻木無感地使用殘酷影片製作新聞

新竹市輪胎行縱火案事件,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聳動的新聞標題,我在自己私人的臉書感嘆這些無良媒體,但是在公領域中,若只是説說他們是沒有良心的媒體,或是跟網路留言一樣,咒罵喪心病狂、別人的小孩不是人嗎?記者沒有同情心嗎?記者沒有倫理嗎?下次問題還是會一再出現,因此,我想用比較長篇幅談談這些記者的工作環境與心理壓力,希望這個事件不要澆熄新聞傳播學院師生的理想,也不要淪為譏笑記者的話柄。

Read More

英國監察警察報告出錯 誤將記者與極端分子相提並論

英國監察警察機構日前在一個報告中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引起業界強烈抗議,監察機構終於承認失當,作出道歉更正。

事緣英國監察警察會(HM Inspectorate of Constabulary,簡稱 HMIC)在一個檢討警方貪腐問題的報告中,建議警務人員如有與記者打交道便須向上級呈報。警察作為公職及紀律部隊人員,此或無可厚非,但問題出在該項建議的行文竟為「警察任何跟記者與極端主義組織的關聯」,亦即將記者與極端主義分子相提並論,這便引起新聞界大表不滿。

Read More

烏俄戰爭報導的媒體倫理守則與照顧心理衛生原則

自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已造成大量傷亡,國際間也疾聲譴責,並祭出各種制裁手段。全球各大媒體也聚焦在這場戰爭,不論是記者在戰地第一手消息、透過遠端訪問相關人士,抑或觀察社群媒體上,戰地民眾釋出的第一手畫面。

《卓越新聞電子報》整理美國波因特新聞學院與英國路透新聞學機構的文章,新聞工作者在處理戰爭新聞時,應該注意的倫理守則,以及該如何照顧自身的心理衛生(mental health)狀態。

Read More

周傳久|歐洲新聞工作者社群媒體指南

由於多種社群媒體興起,歐洲許多傳統公共媒體面臨營運挑戰,不僅市場占有率,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務功能與貢獻度。公共媒體(PSB)有自營社群媒體,可是從業人員除參與所屬媒體的社群媒體,也可能私人名義參與其他社群媒體,如何避免衝突,維持媒體和媒體工作者的公信力與專業形象,成為媒體營運重要課題,因而紛紛嘗試設立準則。

Read More

NPR 公布新道德政策 有條件允許記者參與示威運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 NPR)對其新聞道德政策提出整體性更新,闡明記者可以在現實生活或社群媒體上參與支持「人權自由與尊嚴」的活動。新政策不僅取消全面禁止「集會遊行和公共活動」的規定,也針對防止記者替爭議性議題辯護的模糊言語做出解釋。

Read More

在社群網路裡迷航:美聯社解僱案後,新聞業做好準備了嗎?

隨著社群媒體成為閱聽眾接收訊息、討論公共議題的場域,新聞業如何拿捏新聞工作者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的言論規範,是近年熱議的話題。然而,究竟新聞機構該如何在維持客觀性的前提下,既不過度干預記者的言論自由,又能保障全球員工的安全,是當前棘手的挑戰。

Read More
  • 1
  • 2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