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民眾曾收到假訊息 政治謠言「信者恆信」闢謠效果差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假資訊」變得更加猖獗、氾濫。根據統計,全台灣有超過8成的民眾都曾接收過假訊息,舉凡政治、生活、健康類型,甚至包括詐騙內容。只要稍有疏漏,就有可能掉進「假」陷阱之中。
Read More2023年06月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假資訊」變得更加猖獗、氾濫。根據統計,全台灣有超過8成的民眾都曾接收過假訊息,舉凡政治、生活、健康類型,甚至包括詐騙內容。只要稍有疏漏,就有可能掉進「假」陷阱之中。
Read More隨著網路科技發展,資訊傳播更加迅速,使內容不實或具誤導性的假訊息日漸氾濫。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正式發布針對台灣社會的第一份「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受訪民眾認為,台灣社會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
調查報告點出一個有趣現象,有近六成(58%)的受訪民眾認為自己受假訊息的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民眾辨認假訊息的方式,除了與親友討論、聽專家分析,也會使用事實查核機制。
受訪的台灣民眾中,約有55%的民眾知道闢謠或事實查核機構,達60.6%的受訪民眾肯定這些民間闢謠與查核組織的公信力。受訪民眾中有四成三知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這些民眾中,則有八成四認為此單位有公信力。
但民眾是否真正使用事實查核資源? 調查結果顯示從未使用過的比例超過一半、達57.2%,顯示各查核組織的推廣使用有進一步努力空間。
此外,民眾認為傳播媒體最有責任減少假訊息流傳,其次是政府官員、網路與社群平臺、製造或散播者。而有高達七成的民眾認為政府、科技公司應該限制假訊息在網路流傳,即使相關作為可能損害人民的言論自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