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媒體識讀

美國人不支持「新聞核心價值」嗎?未必,問題出在研究方法

美國報業協會和美聯社 NORC 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今年發布研究報告列出 5 項新聞的核心價值:監督、透明、求實、為弱勢發聲、社會批判。結果指出,這 5 項價值並未獲得美國人的普遍支持。不過,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創辦人班頓(Joshua Benton)撰文對該報告提出批評。⋯⋯

Read More

媒體素養教育立法!英國推出《2021 線上安全法》草案

邁入數位時代多年以來,網路對社會和政治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並在全球各地都引起廣泛的爭論。有鑑於此,英國在今年發布《線上安全法草案》,草案賦予通訊管理局(Ofcom)對網路平台的監理職責,以確保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民主政治和民眾上網安全,也制定了針對公民媒體素養的職責和義務。

Read More

邱家宜X朱淑娟|媒體環境新解方+獨立記者生存術的交會之處

「台灣的媒體快活不下去了!」邱家宜說道。縱觀報業發展源流,自印刷術普及之後,政治勢力開始以報紙做為宣傳媒介,到後來倚靠低價、大量發行的私人報業,其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廣告,發行的收益僅佔小部份,這就是資本主義自由報業的商業模型,也是理想的古典新聞專業。⋯⋯

Read More

陳炳宏X陳順孝|打造我們未曾有過的媒體素養

陳炳宏表示,「新聞」在媒體實務界或學術界是有很嚴謹的定義的,現在網路上傳散的有很多叫訊息或資訊,跟新聞應該有所區分。而假訊息的概念學界目前從意圖的有無,分為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與不實資訊(disinformation),後者較符合現在大家在談的假訊息的概念。若單指「假新聞」,又可分為三類:Pseudo News、Phony News,以及Fake News。⋯⋯

Read More

莊豐嘉|自媒體時代下的媒體識讀

可別以為LINE是私人的傳播不會受到入侵,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別小看那一張張互道關心的長輩圖,看似無害的它們其實正悄悄地收集你的個人資料,再經由多次的轉傳,瞭解你的傳播路徑以及你加入的群組具有那些特性,進而推測出使用該長輩圖族群可能具有那些特徵,光是一張長輩圖就可以收集高達10萬筆的資料,更別說現在還有數不清的長輩圖正在生產和流通呢!

Read More

2019亞洲新聞專業論壇:綜合場|沒有自由的真相X沒有真相的自由

野島剛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認為商業媒體的基礎是商業基礎,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閱聽者應該以行動支持好媒體,讓好的媒體不只能夠存活,而且能活得好。「我知道大家都期待媒體,但是這份期待中的一部分,用錢來換一下。」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