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陽花運動

2025卓新沙龍紀實 No.4|距離拉遠之後的回望 是否更加清晰?

2024年的卓新獎中,有三件回顧式報導獲得肯定:榮獲特寫新聞獎的〈太陽花一念十年:運動記憶與回聲〉、入選特寫新聞獎的〈白紙抗議一週年:火焰不再、溫度猶存〉、以及入選新聞敘事創新獎的〈六四35周年專題:天安門廣場上的對話〉。

今年的第四場卓新沙龍便以「記憶與遺忘的角力、詮釋的拉扯—新聞如何回望歷史現場?」為主題,邀請這三則專題的重要參與者——《端傳媒》台灣報導主任許伯崧與香港記者張泰格共同主講,內容包括:回顧式報導的視角設定、小團隊的資源配置、以及在中國進行報導的挑戰。

Read More

林雨佑|太陽花到反送中:抗爭現場中的記者該如何定義跟自保?

在兩元對立的警民衝突現場中,幾乎都會出現第三方,也就是媒體記者。記者的任務是客觀紀錄和中立報導,理論上只是旁觀衝突的配角,但實務上記者卻常常被迫成為主角,和民眾或是警察發生各種衝突。

作為一個記者,該如何保護自己同時又完成報導的任務?

Read More

張鐵志|去記錄與介入一個時代!一份媒體實驗的筆記(上)

「一個有深度內容並能與公眾——尤其是年輕世代讀者——對話的媒體如何可能?
一本雜誌該如何紀錄與介入一個時代的文化呢?」
這是我過去十年不斷在思考的題目。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在台灣和香港、在不同媒介上,進行幾場媒體實驗。雖然不知道是否成功,但起碼,希望可以打開一些通往未知世界的門。

Read More

區惠蓮|香港時代革命系列(一):光復香港終極一戰 台灣人漏了眼的背景

「我們要光復香港,這是時代革命,這是新時代的開始!」──梁天琦

香港的抗爭以2百萬人上街的「反送中條例」為序幕,四位港人以死明志,訴求回到2014年「佔中」時以真普選為首要目標,兩個月下來香港歷史上未有過的大型、持久、團結的公民抗爭,已發展到四萬個公務員在8月5日大罷工,至今港人得到的回應是千枚催淚彈、160發橡膠子彈、150發海綿彈,420人被捕。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