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方媒體展望2024年 新方向是重新講述當地歷史
在新聞業不景氣的網路時代下,規模較小的地方媒體首當其衝,如何存續、是否以及如何進行轉型,是各國地方媒體面臨的難題;在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所做的2024年新聞界趨勢預測中,便對此有所探討,而美國調查報導獨立媒體《ProPublica》通訊記者賈菲(Logan Jaffe)為[尼曼新聞實驗室撰文]指出,地方媒體在未來新的一年,能夠致力發展的方向在於,記述以及協助大眾重新檢視地方歷史。
Read More2024年01月1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在新聞業不景氣的網路時代下,規模較小的地方媒體首當其衝,如何存續、是否以及如何進行轉型,是各國地方媒體面臨的難題;在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所做的2024年新聞界趨勢預測中,便對此有所探討,而美國調查報導獨立媒體《ProPublica》通訊記者賈菲(Logan Jaffe)為[尼曼新聞實驗室撰文]指出,地方媒體在未來新的一年,能夠致力發展的方向在於,記述以及協助大眾重新檢視地方歷史。
Read More2023年06月15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主辦「全球化、地方新聞與永續發展」論壇,假台大法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開場致詞表示,盼望在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與衝突之際,媒體與大眾能重新思考台灣的在地特色,關心生活的社區,然後拓展到整個台灣,「全球化的論述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願在地可以全球』。」他鼓勵眾人去找回在地活力、重新確認地方特色,進而發掘全民可以一起往前的方向。
Read More2023年03月8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2023年1月17日發布2022至2023年度的「地方新聞業永續」(Sustainability of local journalism)報吿,針對在網路時代、社群媒體掌握流量與公眾目光的環境下,如何確保地方新聞業能夠永續發展,探討層面包括資金來源、公共支持(包括大型公共媒體《BBC》如何予以回饋及協助),以及在巨型網路平台時代下的因應之道。本文接續上篇,繼續討論地方媒體面對來自《BBC》的挑戰。
Read More美國各地方的新聞媒體機構都努力地透過廣告和訂閱收入來賺取收入,而這些收入多是用來支付報導、編輯、製作文章的開銷。但是隨著新聞工作的崗位職缺越來越少,地方新聞機構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也就是「多與新聞本科系的大學生合作」。
Read More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New Book 系列「新聞青年共讀會」特別場,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以「沒有新聞業,民主可能嗎?」為題,分析當今新聞業的問題與倡議構想。
上週刊登部分演講內容,這週繼續將未完的演講內容刊載完畢。
Read More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無以計數、不斷更新的媒體資訊宛如汪洋大海,將閱聽眾淹沒其中,然而民主卻未隨之更加茁壯,反而受到輿論操縱和假訊息的斲傷,新聞自由更面臨嚴峻考驗,此時相較於國際媒體或是全國性電視新聞,帶領人們回歸攸關每日生活公共事務討論的地方新聞媒體,反而成為治癒社會兩極分化、帶領社會重新團結在一起的可能。
Read More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New Book 系列「新聞青年共讀會」特別場,邀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以「沒有新聞業,民主可能嗎?」為題,分析當今新聞業的問題與倡議構想。
Read More2019年03月25日 | 新聞背後
記者 黃釋賢/報導 下午兩點,許多上班族早已結束午休,開始工作。同一時間,台南新營曬書店二樓也忙碌了起來,正要上演一場由在地發起、蘊含濃濃草根味的書寫行動。...
Read More2019年02月18日 | 新聞背後
記者 黃釋賢/報導四坪大的空間裡,幾張長桌靠在一起就成了簡易的工作台。面對桌上剛從印刷廠拿回來的雜誌,以及眼前這一袋袋手工裁切的名條,儘管早已年過七十,《月光山》雜誌發行人林茂芳手腳依舊俐落,領著社長...
Read More由英國公共廣播機構 BBC 出資推行的「地方民主報導服務」( Local Democracy Reportin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