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

認識中國:抵禦認知作戰的根本之道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舉辦「媒度Salon」系列講座,本場主題為「媒體x國防:新聞自由vs全民國防,認知作戰下該有什麼媒體素養?」,邀請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主講。沈伯洋指出現代戰爭蓄意模糊戰時與平時的特性,並介紹中國如何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中操作輿論,進而闡明我國反制的關鍵,就在於對中國的深刻認識以及共同體意識的建立。

Read More

台灣可成為亞洲區媒體中心 記者要保持敏銳 媒體須保持獨立不受政治干預

中央廣播電台成立95周年,舉辦台北、曼谷兩場國際論壇。9月18日台北場國際論壇先登場,主題為「疫後亞洲的展望:綜觀亞洲媒體生態變化:威權vs民主」,邀請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擔任主持人,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會長周浩霖(Thompson Chau)、《紐約時報》駐台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前路透社北亞區總編輯菲爾.史密斯(Phil Smith)與談,他們皆擁有駐亞洲國家的媒體工作經驗,分享對緬甸、中國、南亞、台灣等處的媒體觀察與分析。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王銘義|不確定的海峽:從兩岸協商談判30年的採訪實務 談兩岸新聞的統獨爭議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主辦「政大傳院 Media Talks」系列講座,邀請媒體工作者談論當前熱議傳播時事,希望藉此建立媒體議題的公共性,與發揮傳播教育的影響力。2022年春夏場的 Media Talks 主題為「兩岸/統獨」,期盼納入各方立場的觀點,創造自由激盪想法的討論空間。

Read More

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台灣場|網路時代與中國政治緊縮下 台灣的兩岸及國際新聞面臨何種困境、挑戰與機會?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論壇開幕首日以台灣場——「疫情中的中國新聞採訪及烏克蘭戰爭報導」揭開系列場次序幕。台灣場邀請《中央通訊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副主任朱建陵和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德國之聲》記者楊皓暐擔任主講人,並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主持,場次主題探討現今台灣新聞專業在報導中國及國際新聞時出現的問題,以及在中國和國際上新聞業所普遍出現的當代現象,並與台灣的狀況進行對比。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鄒景雯X郭力昕|台灣主權獨立、外省第二代?與媒體的角色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主辦「政大傳院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盼透過觀點、思考交會與沙龍形式,重建媒體議題的公共性、從業者的專業主義及傳播教育對媒體現場的關切。

2022年春夏第一場活動,以「台灣主權獨立、外省第二代?與媒體的角色」為座談主軸,邀請《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擔任主講人、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郭力昕擔任對談人,一起討論統獨問題與兩岸關係,以及媒體在這些議題中扮演的角色。

Read More

田中靖人|台灣的 5 年 10 個月:對媒體環境的觀察與建議

我深信新聞報導的自由是民主主義的基石。台灣民眾雖然常批評「台灣的媒體太過自由了」,但台灣新聞報導的自由度確實可以跟世界誇耀。這是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長久的一黨獨裁體制下,許多前人先進一起努力得到的勝利成果。如果真要說有問題的話,我認為並不是「太過於自由」,而可能是一部分的媒體將「自由採訪」一詞使用上犯了錯誤。⋯⋯

Read More

美國與台灣 大數據對抗疫情

由中國武漢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世界各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美國的確診病例已高達 174.5 萬,其中,已有超過 10 萬人不敵疫情而喪命。為了讓新聞工作者可以更清楚的報導各州的醫療系統狀況,ProPublica 研發了一項以大數據分析病床使用率的工具。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下):認同的無力

選前的台北,流傳著一則都市傳說:隨便上一輛計程車,遇到的運將都是韓粉。基於觀選期間我在台北的方便抽樣,這則都市傳說的可信度頗高,排除沒心情搭理你或明確表達不會去投票的,剩下遇到的全屬藍營。有一位司機阿伯,從我的口音猜到了我從對岸來,問我來台灣玩些什麼,一來二去,就聊起了選舉。⋯⋯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上):認同的角力

我見到一位中研院的老師說,「我相信,在勝負已定的那一刻,他們心中不僅失望,或許還帶著一點哀痛,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奉獻一生的『中華民國』成為這 817 萬票所否定的對象。那個經過戰亂肅殺,穩定繁榮,且胸懷兩岸與海外僑胞的『中華民國』,在自己所支持與認同的民主體制裡,以一張張選票,經子孫之手,否定了自己。」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