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

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台灣場|網路時代與中國政治緊縮下 台灣的兩岸及國際新聞面臨何種困境、挑戰與機會?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在論壇開幕首日以台灣場——「疫情中的中國新聞採訪及烏克蘭戰爭報導」揭開系列場次序幕。台灣場邀請《中央通訊社》國際暨兩岸新聞中心副主任朱建陵和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德國之聲》記者楊皓暐擔任主講人,並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主持,場次主題探討現今台灣新聞專業在報導中國及國際新聞時出現的問題,以及在中國和國際上新聞業所普遍出現的當代現象,並與台灣的狀況進行對比。

Read More

政大傳院Media Talks|鄒景雯X郭力昕|台灣主權獨立、外省第二代?與媒體的角色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主辦「政大傳院Media Talks」系列講座在政大新聞館一樓展演廳舉行,盼透過觀點、思考交會與沙龍形式,重建媒體議題的公共性、從業者的專業主義及傳播教育對媒體現場的關切。

2022年春夏第一場活動,以「台灣主權獨立、外省第二代?與媒體的角色」為座談主軸,邀請《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擔任主講人、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郭力昕擔任對談人,一起討論統獨問題與兩岸關係,以及媒體在這些議題中扮演的角色。

Read More

田中靖人|台灣的 5 年 10 個月:對媒體環境的觀察與建議

我深信新聞報導的自由是民主主義的基石。台灣民眾雖然常批評「台灣的媒體太過自由了」,但台灣新聞報導的自由度確實可以跟世界誇耀。這是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長久的一黨獨裁體制下,許多前人先進一起努力得到的勝利成果。如果真要說有問題的話,我認為並不是「太過於自由」,而可能是一部分的媒體將「自由採訪」一詞使用上犯了錯誤。⋯⋯

Read More

美國與台灣 大數據對抗疫情

由中國武漢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世界各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美國的確診病例已高達 174.5 萬,其中,已有超過 10 萬人不敵疫情而喪命。為了讓新聞工作者可以更清楚的報導各州的醫療系統狀況,ProPublica 研發了一項以大數據分析病床使用率的工具。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下):認同的無力

選前的台北,流傳著一則都市傳說:隨便上一輛計程車,遇到的運將都是韓粉。基於觀選期間我在台北的方便抽樣,這則都市傳說的可信度頗高,排除沒心情搭理你或明確表達不會去投票的,剩下遇到的全屬藍營。有一位司機阿伯,從我的口音猜到了我從對岸來,問我來台灣玩些什麼,一來二去,就聊起了選舉。⋯⋯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上):認同的角力

我見到一位中研院的老師說,「我相信,在勝負已定的那一刻,他們心中不僅失望,或許還帶著一點哀痛,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奉獻一生的『中華民國』成為這 817 萬票所否定的對象。那個經過戰亂肅殺,穩定繁榮,且胸懷兩岸與海外僑胞的『中華民國』,在自己所支持與認同的民主體制裡,以一張張選票,經子孫之手,否定了自己。」

Read More

chengeladi|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2020台灣大選觀察記

我跟朋友擠在手持綠旗的人群中,身邊以年輕人居多。他們熱情地呐喊,興奮地揮舞旗幟,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自己選出的新一任總統的誕生。我還比較克制,對即將到來的勝利沒有一絲激動之意,而我身邊在臺大念書的朋友好幾次止不住地落淚。

「臺灣用 3.6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沒有實現的民主政治。」我忘了是在哪兒聽到的這句話,只記得聽到時幾乎熱淚盈眶,我這一代人還有機會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嗎?

Read More

米米亞娜|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原來總統的選票是死亡芭比粉色的

假裝自己並沒有體認到房間裡的大象,從而批評台灣這次的選舉現象其實是容易的,但我實在沒有那份自信。作為大陸人,我們難道就有更多的選擇權嗎?我們離大象那麼近,被覆著大象的陰影,也承受著指認大象的代價,對此應該再清醒不過。香港的年輕人為何變成了妖魔鬼怪?而台灣的年輕人為何都心懷亡國感?而我們竟然以為自己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如果真有什麼東西綁架了他們,那它也正綁架著我們所有人。

Read More

趣看他鄉變故鄉,猶望明月照《我村》(下)

「這些老房子沒價值,若有人要就把它賣了吧,沒人要的話乾脆燒一燒算了」這些話聽在長期守護眷村的《我村》總編輯張允慧耳裡實在不好受,除了持續行動,她也感慨整體社會對於文化保存價值觀的扭曲:「如果我們連這四五十年的歷史都留不住,又要如何像法國一樣有八百年的聖母院呢?」

Read More

趣看他鄉變故鄉,猶望明月照《我村》(上)

「這些老房子沒價值,若有人要就把它賣了吧,沒人要的話乾脆燒一燒算了」這些話聽在長期守護眷村的《我村》總編輯張允慧耳裡實在不好受,除了持續行動,她也感慨整體社會對於文化保存價值觀的扭曲:「如果我們連這四五十年的歷史都留不住,又要如何像法國一樣有八百年的聖母院呢?」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