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民眾曾收到假訊息 政治謠言「信者恆信」闢謠效果差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假資訊」變得更加猖獗、氾濫。根據統計,全台灣有超過8成的民眾都曾接收過假訊息,舉凡政治、生活、健康類型,甚至包括詐騙內容。只要稍有疏漏,就有可能掉進「假」陷阱之中。
Read More2023年06月7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隨著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假資訊」變得更加猖獗、氾濫。根據統計,全台灣有超過8成的民眾都曾接收過假訊息,舉凡政治、生活、健康類型,甚至包括詐騙內容。只要稍有疏漏,就有可能掉進「假」陷阱之中。
Read More生活中充滿假訊息,但你會動手查核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2年3月5日於台南文創園區舉辦「動手玩查核,假訊息out」工作坊,記者與民眾面對面傳授查核心法、萬用以圖搜圖工具、地圖街景、天氣光影、進階Google語法等查核工具。參與民眾驚呼,近期的烏俄之戰假影片利用Google搜圖就可以破案!還可以破解Netflix當紅影劇《Tinder大騙徒》、《創造安納》中假鑽石王子、假名媛的真面目!
Read More「2021事實查核與調查報導工作坊/台北場」來到最後一個場次,以「科學與事實查核」為主題,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主持,邀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黃俊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一同探討科學之於事實的落差,呼籲落實媒體素養,也對近日熱門的疫情新聞進行相關探討。
Read More在如今網路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資訊取得相當容易,卻也使不實謠言的傳播更加快速。如何在收到消息時辨別其真偽,成了當代閱聽人的一大課題。鳳山高中學生陳顥文與師大附中學生張喆,分享在生活中實踐事實查核技巧,並將正確資訊帶入家庭及校園中的經驗與感想。⋯⋯
Read More這篇讓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盛讚的專題報導,肇始於臉書的兩篇貼文。黃建璋表示,某天他在臉書上看到,彰化在地社團發了有關彰化大村鄉要開發科技園區,造成居民反彈的貼文。一開始他沒有放在心上,但過了一兩天,又見有貼文抗議鹿港要新增工業園區。他開始尋思:彰化到底有多缺工業區?
Read More〈光電侵農大調查〉榮獲2020年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得主蔡佳珊卻說:「這是一個得罪很多人、不討喜的報導。」究竟原本應該承載陽光的電板投下了甚麼樣的陰影?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辦的「2021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中,蔡佳珊分享她是如何踏入這個辛苦跋涉兩百個案場的調查報導,又是如何穿梭在複雜的價值迷宮之中,將真相帶給讀者。
Read More疫情期間,不實訊息滿天飛,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攜手舉辦線上《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鼓勵社會共同抵禦假訊息。工作坊第 2 場的主題為「AI、機器人與事實查核」,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協助事實查核,減少人力的負擔。
Read More疫情影響我們的生活,戴上口罩、隔著隔板用餐,但實際上遠不止如此,泛濫的假訊息更撕裂了社會,也衍生了「資訊疫情」(infodemic)一詞。這也彰顯假訊息常在重大事件時,廣泛流傳的現象,許多人想藉此獲得政治或商業上的利益。究竟假資訊如何傳播?又該如何防範?
Read More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數位新聞報告,自 2017 年開始新增一項調查,詢問各國民眾對於如何思辨網路上的新聞資訊,是否會感到憂慮?在今年的報告中,2019 年的台灣憂慮程度下降到 45%,遠低於 40 國的平均 56%,排名倒數第 8。胡元輝認為,這顯示了近年台灣事實查核相關組織動員有成,更彰顯了數位素養教育的重要。
Read More